【推荐】兄妹开荒基金会-挂靠基金会

袁立女士,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借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公募资格,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募捐,引起了部分网友的质疑。

不料袁立反应那是相当的强烈,称质疑的网友是不够专业的“5毛”。

那好吧,咱们就来认真谈谈专业的问题,尽量不涉及其他层面的话题。

至于是否有必要和袁立女士锱铢必较,突然想起五年前袁立女士为了“天使妈妈基金”的事儿,和邱启明开怼:

“连身份证都能造假的时代,给未见过面的基金汇钱,反复质疑总是可以的,况且你应该听说过名牌基金会的丑闻。”

心下顿时感到很是释然。

于是,开工:

关于袁立在腾讯公益平台向社会公开募捐,是否合法的问题,应该归结于以下几个问题:

1、“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是否可以借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公募资格,公开募捐?

2、“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究竟是什么关系?

3、公益项目“和袁立一起爱”的责任主体是谁?

4、腾讯公益平台上“和袁立一起爱”的捐款究竟用在了哪里?

5、令人眼花缭乱的公益圈子;

6、公众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渠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为了让读者阅读流畅,具体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就不再详细引用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对比查阅。

第一:“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是否可以借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公募资格,公开募捐?

袁立女士创办的“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属于私募基金,法律规定,不得公开向社会募捐。

袁立在腾讯公益申请创建的公益募捐项目“和袁立一起爱”,发起人却是“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但收款账户,却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银行账户。

袁立称之为“合作”。

真敢胡说八道,这是大伙儿都耳熟能详的“挂靠”。

先科普一个法律规定:

所谓的非公募基金会,由于资金来源不能向社会公开募捐,因此法律规定本年度的公益开支,可以远远低于公募基金会的70%,仅需开支达到8%。

袁立在面对网友质询时,也是用这个理由辩解:

袁立并且以此恐吓网友“道歉30天,省得到法院了”。

真是胆大的吓死胆小的。

公募基金会向社会公众募集的捐款,采取“挂靠”的方式,输送到“非公募基金会”,并没有丧失公募捐款的性质,显而易见,袁立的这个辩解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你倒是想得美:把公开募捐获得的捐款,采取挂靠的手段转到非公募基金会,同时还能享受非公募基金的待遇……

第二:“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和“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究竟是什么关系?

就是赤裸裸的“挂靠”。

根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审计报告显示:收取腾讯公益平台公众捐款的3%,作为“管理费”,其余捐款,以“预付款”的方式,如数转付给“上海袁立基金会”:

当然,袁立自己的“上海袁立基金会”,还得再收一遍10%——

羊毛大家一起薅,谁也别客气。

袁立在回答网友的质疑时,是这样解释的:

挂靠就是挂靠,非要说的如此冠冕堂皇。

第三:公益项目“和袁立一起爱”的责任主体是谁?

袁立开设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公益项目“和袁立一起爱”,发起方为“上海袁立基金会”,这显然是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了,虽然借用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银行账户。

根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设计报告显示:该公益项目的名称,叫做“袁立关注沉重的呼吸”,该公益项目属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和袁立的“上海袁立基金会”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和袁立女士个人签订的“专项基金”,责任主体,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袁立这是在偷梁换柱。

同时,作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公益项目,执行方必须向社会组织或者团体公开招标,资金使用和财务审核,必须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负责。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以收取3%“挂靠费”的方式,直接向非公募的“上海袁立基金会”转付捐款,违法了。

第四:腾讯公益平台上“和袁立一起爱”的捐款究竟用在了哪里?

上海袁立基金会的微博,越俎代庖的每月公布了捐款使用细则:

但袁立没有告诉公众的是,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其实还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收取了其他转付的捐款: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和袁立一起爱”查阅捐款的具体救助对象:

危重病人每人6000元,普通病人700元药费;

天晓得那些被袁立形容为“生不如死”的尘肺病人,6000元钱,几百个人,如同撒葱花似的点缀一番,能够起到多少救助的实际作用?

问题在于,根据袁立质疑邱启明的理由:“连身份证都能造假的时代,给未见过面的基金汇钱,反复质疑总是可以的,况且你应该听说过名牌基金会的丑闻。”

这些获得6000元钱的数百人,实际上究竟能有多少人,在没有官方机构核实之前,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第五:令人眼花缭乱的公益圈子;

有必要提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潘石屹

潘石屹担任了以下基金会的理事: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上海袁立公益基金会、北京某某公益基金会

这些基金会,大概都是一条船上的吧。

上述基金会之间,互相转付公益捐款,令人眼花缭乱……

其实,潘石屹张欣做公益一向也是很大方的,捐给米国哈佛都是几千万美刀起步,但救助尘肺病人的钱,就要网友们们掏了,潘石屹只负责理事。

第六:公众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渠道;。

如果仅仅是指出问题的所在,恐怕还是不能让读者满意,那么就继续谈谈,捐款人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手段:

如果你曾经向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公益项目“和袁立一起爱”捐过款,作为捐款人,你就具有了相应的权利:

你可以向发起捐款的“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书面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向你书面回复该公益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以及阶段性审计评估报告。(根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年度审计报告,没有)

如果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无法向你提供,或者对你的申请置之不理,你可以向北京市民政局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并且举报,要求北京市民政局向你提供上述资料;

并且你可以要求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向你提供接受救助对象的名单,你需要去实地核实;或者委托被救助当地的民政部门,代为核实真实情况;

当然,你还有权以“公益项目发起人不具备公开募捐的资格”为由,向国家民政部举报、腾讯公益平台管理方举报,要求给予纠正。

公益圈子的那点儿事儿,其实袁立本人早就看得很透彻了:

“连身份证都能造假的时代,给未见过面的基金汇钱,反复质疑总是可以的,况且你应该听说过名牌基金会的丑闻。”

如果吃相不是太难看,原本大家也就懒得去理会,谁爱捐,关我啥事儿?

但对于那些吃相实在是过于难看的,而且还会威胁质疑网友的名人,如果你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没有必要太客气。

小型影像测量仪

flexpoint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

上一篇: 【推荐】元首外交|中非再“湘”见,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中非友好经贸公司
下一篇: 【推荐】兄弟们!这是诈骗吗?我都不敢回话…-股票资讯的骗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