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猛
日前,一网友通过微博爆料称,自己在青岛一海鲜大排档点了一桌海鲜,结果结账时发现一盘“蒜蓉大虾”要价1520元——原来人家论“只”卖,一只38元。当事人报警后,经处理,最终支付了800元,但该网友对这一处理结果表示“很失望”。(山东商报)
据悉,事件曝光后,青岛市相关部门已经对该大排档作出罚款9万元的处理决定。但该大排档已关门歇业,老板也暂时处于“失联”状态。对于游客而言“黄金周”惨变“糟心周”。
近年来,“游客被宰”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宰客”的花样也可谓层出不穷,但这次“天价大虾”事件仍让人“大开眼界”,防不胜防。据报道涉事的大排档最近多次被游客举报,若不是这次事件被网络“闹大了”,恐怕又是不了了之。“黄金周”本就是游客“挨宰”的高峰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此期间更应联动,在群众最关心,游客最需要的地方站好岗,加大排查力度,清除“天价大虾”这类阻挡青岛旅游业发展的拦路石。
当游客叫来110后,警察说“价格这方面的事儿我们管不了”。乍看,似乎挺有道理,但毕竟是在辖区内起了纷争,且事关百姓利益,事关城市形象,岂一句“管不了”了之?即使无权管理,难道不能同工商、物价等部门联合执法?若事发时这些部门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并当场作出罚款、停业的处罚,相信事件发到网上后引来更多的是网友的赞叹声,变成一件“正能量”的事。
“游客被宰”归根结底是政府的不作为,最后为其“买单”的理应是政府。优质的服务是地方旅游业的“生命线”,保护好这条“生命线”不能仅靠商家的自律,更是对政府执行力和服务理念的考验。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前提应是“人和”,否则再靓丽的风景也谈不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