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贸易——好听;做买卖——实在;做生意——利益。
但化工贸易商的毛利点多少才合理?客户和厂家都能接受?公司也不说你是不顾公司的利益?
小编近日采访了一位化工大牛,他给我们分享了如下观点。
能够把利润做到产品价格3%的都是高人!
他们应该被称为销售界的神话!
比如,我们做一个产品:抗氧剂/防老剂,单价1万多,那么按照这些神话精英的利润点来算,利润要在3-400。但试问在现在这样透明的市场上有几个人还能够做这么高的利润?
当然,要是前期屯货的时候采购单价比较低,这就不在考虑范围了。
这是另一类的高人!
再比如,我们做一元醇,如无水乙醇,6千多的产品单价,按照3%利润点来算,那利润要180块吧?
但在市场价格如此透明的情况下,你能够比别人高100块卖吗?
当然,如果你是做试剂类产品的话,这个利润是完全可以的。还有些做精细原料的朋友也完全可以做到比较高的利润。
说的难听些,一瓶试剂就1-20块钱,你加个2块钱完全正常啊!一箱20瓶,你加了40块,还是正常!
买10箱试剂的应该是比较大的客户了,你赚400块,这类客户他完全会理解。要是销售量也开始以吨计了,那么这个价格你是肯定做不了的了。一吨加个3-500很不错了吧。
在市场价格日趋明朗的情况下,你做不透明的价格,或者说故意拿价,只会做失做丢你的客户!
大化工原料以做产品单价3%以上利润的经销商无异于玩火自焚
当然了,我还得排除一部分3手,4手,甚至更低手的贸易商,他们的利润可能就要求短期最大化。
这无可厚非啊!他们要生活的,他们只能先这样小做开始。稍微有点渠道的会买如此高价的产品吗?
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现在,任何一家公司的采购都不会傻到拿高价而不找低价的。
我想说的是:
小经销商做小量求短利完全可以,大经销商做市场求短利只能失败!如果你只想维持在小经销商阶段,那么你可以继续你的短利,如果你也想做成个大经销商的话,那么求量才能够开拓市场!
至于产品利润的拿捏点,以为市场为准。你可以1%,可以3%,可以5%,甚至可以10%,
但是请一定将这些利润的控制在市场价格左右1%,别脱离太远!
小化工,精细化工的利润确实可以高点,大化工,基础原料的利润怎么都高不起!
(小化工原料的量怎么的也大不起来啊,大化工原料一个月做千把吨都是毛毛雨啊~)
除非你想不做这行了!以量跑市场才是稍大些经销商共同的目标!量小的生产和经销都不在此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