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最大的多肽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湃肽生物启动IPO,拟在深交所上市;而在6月初,香料香精生产商格林生物也向深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此前,国内最大的聚谷氨酸原料生产商轩凯生物同样启动了在上交所的上市征程。
再加上科思股份、华业香料、华恒生物、嘉必优、华熙生物、福瑞达、锦波生物等已经上市的企业,化妆品原料生产板块在A股的规模,近几年获得了迅速扩张。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本土化妆品原料市场正在成为行业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
逆势增长
根号C
(ID:sqr-cosmetics)
统计了9家本土上市/拟上市的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在2022年的业绩,全都获得了逆势增长。其中科思股份、湃肽生物、华恒生物、锦波生物、嘉必优,这5家企业在化妆品原料生产领域的营收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40%。其中科思股份的增幅最高,达到了61.85%,实现年营收为17.65亿元,同样是这9家企业中最高的。
▲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
在这些企业中,有5家并不以化妆品原料生产为主业,分别是华熙生物、福瑞达、华恒生物、嘉必优和锦波生物。其中华熙生物、福瑞达、锦波生物这三家企业比较特殊,属于从原料,到产品,再到品牌的全产业链布局。前两者是围绕玻尿酸原料进行布局,而锦波生物的核心成分则是重组胶原蛋白。
华恒生物和嘉必优这两家企业,虽然目前在化妆品领域的营收占比较小,但不妨碍它们将其视为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比如嘉必优,虽然2022年在化妆品原料板块的营收才169.9万元,但已经在积极布局。新规后的第一款新原料——N-乙酰神经氨酸
(也称“燕窝酸”)
,就是由嘉必优的子公司备案的。
从生产的原料类型来看,除了华业香料和格林生物的主营品类是香精香料,其它7家企业都是以生产活性成分原料为主。其中科思股份的主打产品是防晒剂,2022年为其贡献了81.65%的营收;湃肽生物的主营业务是多肽原料的生产;华恒生物在化妆品原料领域的主要产品是维生素B5、维生素原B5和熊果苷;嘉必优目前主打的化妆品原料则是燕窝酸;锦波生物主打的原料是重组胶原蛋白;而华熙生物和福瑞达则是以生产透明质酸为主。
并且,化妆品活性成分原料也成为这些企业重要的营收增长来源。比如科思股份,2022年在防晒剂板块的营收增长是97.14%,而它在合成香料板块的营收却是下滑了10.54%;同样,湃肽生物在化妆品板块的营收增长也高于医药板块,并为其贡献了64.61%的营收。
而推动化妆品活性成分原料爆火的主要力量,则来自于本土美妆品牌近几年来对于产品功效的追求。比如在2022年,近珀莱雅一家企业就为湃肽生物贡献了6358万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92%;另一家品牌企业华熙生物,同样也为其贡献了3495万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0.6%。而湃肽生物提供给这两家企业的主要产品就是多肽化妆品活性原料。
▌▌
推动行业成长
在这场本土化妆品原料企业“上市潮”中,受益的不仅是企业本身,同时也能够促进原料创新,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成长。
根号C
(ID:sqr-cosmetics)
对4家主营化妆品原料的上市/拟上市企业进行了统计,它们在2022年的研发投入都有增长。其中增长最明显的是科思股份,从2021年4531万元,猛增至8039.6万元,增长了77.4%;而华业香料虽然只获得了3.42%的营收增长,但研发投入却增长了18.2%,使得研发投入在总营收的占比,从2021年的5.2%,增至2022年6.05%,增加了近一个百分点;即便是增幅最低的格林生物,也有7.7%的增长,高于营收增长。
▲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
而湃肽生物则是其中最舍得在研发上进行投入的,其在2022年的营收规模虽然只有2.15亿元,但却舍得投入2044.5万元在研发上,营收占比高达9.52%。这还是在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开展的。根据湃肽生物的招股书显示,如果上市成功,计划将募集资金中的1亿元投入到化妆品用多肽研发项目,另外还将投入8亿元建设多肽产业园。
由此可见,这些化妆品原料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到的资金,推动自身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创新原料。
众所周知,原料是化妆品创新的基础,随着本土原料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实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能帮助本土品牌企业摆脱被国外原料供应商“卡脖子”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