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詹钰叶
2021年A股收官,公募基金“期末考”也正式交卷,今年出现2只“翻倍基”,均来自前海开源基金,其中,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基金以116.68%收益摘得2021年冠军。
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以来(数据至30日)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2%,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8.11%,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81%,货币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2%,QDII与FOF基金平均收益率均超过2%,商品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3.86%。
权益基金方面,业绩榜前十分别是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大成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广发多因子混合、大成新锐产业混合、大成睿景灵活配置混合A、华夏行业景气混合、交银趋势混合A、长城行业轮动混合A。其中,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与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均为“翻倍基”,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16.68%与106.04%,分别排在普通股票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率榜榜首。其余8只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99.44%、91.53%、87.79%、85.28%、81.35%、81.34%、79.96%与77.74%。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或许有望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为“翻倍基”,不过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已锁定今年权益基金冠军。另有56只权益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过50%。
目前场上仅有的两只“翻倍基”均由崔宸龙管理。三季报显示,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与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重仓股并不完全相同,除共同选中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法拉电子与中科电气外,前者重仓股集中在公用事业以及工业板块,后者配置了工业、信息技术、材料板块。记者注意到,业绩靠前的权益产品并非清一色的新能源主题基金,除上述两只“翻倍基”外,宝盈优势产业混合、交银趋势混合、大成新锐产业混合等多只权益基金都并非新能源主题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新能源板块性价比较差,其他股票品种出现机会,目前看来,新能源板块内的一些资金流向了其他赛道。
今年“小而美”基金表现亮眼。以上业绩前十的权益基金今年年初时平均基金规模为5.19亿元,仅有2只基金规模超过10亿,规模最小的大成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规模只有0.55亿元。今年三季度末,上述十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为74.17亿元;其中有3只基金规模超过百亿元,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规模最大,为166.29亿元。不过,其中至少有7只基金目前暂停了大额申购。
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中,前海开源可转债债券摘得头魁,年内收益率高达46.84%;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天弘添利、广发可转债债券A收益率超过40%,天弘弘丰增强回报A、大成可转债增强债券、华宝可转债债券A等10只债基收益率超过30%。
QDII基金中,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QDII-LOF)A美元现汇的年内收益率最高,为74.12%;收益率同样超过70%的QDII基金还有国泰商品、南方原油与广发石油。FOF基金中,收益率超过10%的有华夏聚丰混合(FOF)A、平安养老2035A、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持有(FOF)A等5只基金。
审读:孙世建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读创】,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