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VS私募基金,哪个更好?
最近一些朋友来咨询私募基金要怎么买?不着急,先跟大家聊一聊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么不同。
一、起点不同
公募基金:
推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普通老百姓可以参与到由专业机构代客理财的方式里,所以起点比较低,
最低1元起投的都有。
私募基金:
是向特定对象募集的,一般起点较高,
曾经买私募都要100万起,现在也有些私募降到40万就可以参与了。
二、募集对象不同
公募基金:
募集对象
没有限制
,什么人都可以买。
私募基金:
只对特定对象,要满足两个条件:
1、不低于2年的投资经验;2、不低于300万的资产证明,或近3年每年不低于50万的收入证明。
三、费率不同
公募基金:
一般包括
认/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
私募基金:
除了以上费用之外,还有一个超额业绩报酬
,一般股票型私募是要分走20%的业绩作为报酬。当然不同的产品费率设计上面会有些许差别。
四、追求不同
公募基金:
因为公募没有业绩报酬,所以
更看重管理费收入,规模越大,管理费就越多
,像某些明星经理能有几百亿的规模,易方达张坤过1000亿,光是管理费就非常可观了。
另外,公募
追求相对收益
,基金赚的再多,跟基金经理也没有太大关系,反而是
排名更重要
,牛市来了,我的收益率要更高,熊市里面要少亏点,这样排名好看,奖金就有了。但是这种管理机制会打击一些基金经理的动力,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基金经理在公募积累了差不多的经验了,就会选择
“奔私”
。
私募基金:
追求绝对收益
,因为私募募集对象比较严格,规模一般不会太大,百亿以上的就算大私募了,刚成立的私募通常都在10亿以下,甚至几千万,那光靠管理费肯定是不行的
,私募最重要的是要创造绝对收益,然后提取业绩报酬。
其实这样也更加合理,私募基金经理的利益是和投资人一致的,如果不能为投资人赚到钱,那就白干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私募基金经理必须更加谨慎的操作,不然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五、投资策略不同
公募基金:
无论是主动管理型,还是被动的指数基金,公募主要还是投向股票,并且
仓位有硬性要求
,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不得低于80%,混合型不得低于60%,所以在牛市里面,公募的业绩往往比私募高,但反过来,下跌的时候也是近乎高仓位去抗的,所以公募的波动非常大。
往往
做为
“战术”型配置,需要更多关注和打理
。
除了以股票投资为主的基金,公募还有:货币基金(比较余额宝)、债券基金、少量的商品类基金
私募基金:
策略种类比公募要丰富的多,
有主观选股型、量化选股型、量化对冲、债券策略、商品策略等
。仓位也没有限制,市场风格骤变时,谨慎的基金经理可以快速把仓位降到低至一成,又可以快速拉上来。
更值得一提的是,
私募基金可以用股指期货、衍生品等工具来灵活对冲,策略之间又可以叠加。
总之,就是追求更低的风险,更高的收益。
因为更省心,所以高净值人士更青睐私募基金。
本人有十年产品研究经验,市场上所有的你听过或没听过的产品都有过接触,不仅限于基金类。
理财深似海,欢迎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