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双警”父女相见难——记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黄岐派出所耿庆环父女2、南海黄岐有支能干的队伍,社区街坊有困难就找他们3、佛山小个子男子砸车窗盗窃 一月作案20余起
“双警”父女相见难——记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黄岐派出所耿庆环父女
“如果不是你们安排了采访,这周我们还没见过面嘞。”6月18日下午,南海公安分局黄岐派出所巡警中队中队长耿庆环走进黄岐派出所文化驿站,在这里他见到了同来接受采访的女儿。“看看我家这大姑娘。”末了耿庆环宠溺地嘟囔了一句,眼睛却从未离开过女儿,就连眼角的皱纹也弯成了温柔的弧度。
耿庆环的女儿叫耿晖,名字里毫无遮掩地袒露出父亲的“军人情结”。28岁的耿晖,洒脱自信,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笑起来眼角微微上扬,和父亲耿庆环有着相似的眉眼和干练。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耿晖见证了父亲从军人到公安身份的转变,但在她眼里,父亲的身影始终高大,就像荧幕上的超级英雄。
“小时候,军人父亲很忙,很少陪我”
“穿一身笔直的军装,很忙、很少回家,即使在家也‘一呼即走’。”这是耿晖小时候对父亲最深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耿晖从小就习惯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每天放学后,耿晖总会约上部队大院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打球,然后一起去饭堂吃晚饭、写作业,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得井井有条。
耿晖的独立源于部队大院的环境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每天,伴随着军号声,父亲有严格的作息习惯,几点该做什么事,从不拖沓,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女儿性格的养成,比如坚韧、勇敢、独立,父亲是不可少的一环。”耿庆环相信。
耿庆环记得在部队组织的两年一次的家庭出游中,有一回是爬黄山,爬到半山腰时,看着崎岖陡峭的山路,不少孩子都打退堂鼓,唯独女儿在他的鼓励陪伴下,硬是走了4个小时最后登了顶,那会儿女儿才3岁。后来,这段让耿庆环骄傲的回忆,也被他洗印成一张张彩色照片,轻压在家中客厅方桌的玻璃板下。
等耿晖稍长些,耿庆环为她定下了几条“军纪”:大门不能出、工作区不能进、鱼塘要远离。在这年复一年的唠叨声中,耿晖慢慢长大,以至于20多年后的今天提起那几条“军纪”,她依然能脱口而出。
父亲虽然严厉,但耿晖在上小学每次自我介绍时,总是一脸骄傲地告诉同学自己的父亲是军人,看着同学们眼里的羡慕,耿晖觉得心里对父亲的崇拜似乎又多了几分。
耿晖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周日上午都要去广州学书法,虽然路途远、又得早起,但却成了她每周最期盼的事,因为父亲即使工作再忙也会挪出时间陪她坐地铁前往。每次出行,虽然父亲总是走得笔直且快速,从不会帮她提书包拿水壶,但每当看到新奇的玩意儿,父亲总会放慢脚步,耐心地介绍,这让耿晖很是开心,也成为她童年记忆里与父亲共处的珍贵片段。
“长大后,警察父亲更忙了,我想多陪陪他”
2005年1月,耿庆环从部队转业,家里挂着的制服由橄榄绿变成了藏青蓝。从警15年,耿庆环历经数岗,但都离不开群众,每天忙着走街串巷,忙着设卡巡逻,警民关系亲密无间,唯独依然缺席女儿的成长。
即便如此,每逢女儿人生的关键时刻,耿庆环一定会出现,出现在女儿高三的家长会上,出现在女儿大学毕业择业时。
许是父辈的一言一行,早已镌刻进了骨子里,“子承父业”似乎成为了自然。2017年5月,耿晖大学毕业加入南海警队,成为黄岐派出所六联社区民警中队的一名辅警。当她穿上制服英姿飒爽地站到父亲跟前,父亲笑意深沉,拉着她的手连声说“好!”。
父亲带给女儿的是军人的作风、警察的责任,是为人之道。由于工作繁忙,耿庆环每周工作日都吃住在单位,女儿常常要从内网上挂出来的动态才知道父亲最近在忙些什么。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耿庆环周末一定会推掉其他事情,回家陪妻子和女儿吃顿饭。饭桌上,他经常过问女儿的工作情况,仍不忘叮嘱女儿需要遵守的纪律,就像20多年前他给女儿定下“军纪”一样,但与以前不同,现在父女俩的相处模式更像朋友,互相请教、互相切磋。
慢慢地,耿晖开始读懂父亲工作中的那些“细碎”,每当在繁杂的内勤工作上遇到难题时,她都会想起父亲的言传身教,顿时感觉充满力量。
“像她爸,工作认真,能吃苦。”六联社区民警中队中队长周炽尧还记得一次临时紧急任务需要加班,接到通知后,耿晖二话不说便从家中赶回单位,一直通宵干到第二天上午7点。
相比母爱,父爱大多是内敛的,不动声色的。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徒然而至,耿庆环一家三口主动请战,投入到一线战斗中。耿晖回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从大年初二返岗开始,一家人再没见过面,而从不提工作的父亲却在电话里开始变得叨絮,不像往日的军人作风。他的叨絮是告诉妻子和女儿要注意防范,戴好口罩,勤消毒。
虽然都是在一个地方工作,但父女俩却没有太多机会见面,偶尔在执勤时遇见,相见的时间也是以秒来计算。2月5日,负责后勤工作的耿晖外出为寻找防疫用品奔跑,回单位途中路过泌冲设卡点时,偶遇在此执勤的父亲。停下量体温时,透过车窗,耿晖无意间发现父亲帽檐下的头发已经开始有了点点银丝,脸上没被口罩挡住的部位也长了些许老人斑,这一刻,她突然醒悟,父亲已经不再年轻。车走,在后视镜里,耿晖看着父亲一路目送她离开的身影,就像所有散文诗里描绘的那样沉稳。
“希望他能注意身体,别累着。”提起父亲节,耿晖坦言想给父亲做一顿饭,好好陪陪父亲。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南海黄岐有支能干的队伍,社区街坊有困难就找他们
“平时调解邻里矛盾时,我们都喜欢拉上社区民警一起,这样在‘情、理’之外,又多了一层‘法’的力量,往往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黄岐街坊”的主要成员陈钻好说。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黄岐街道,地处广佛交界处,人流量大,因此维持社会秩序的工作压力较大。为有效地做好治安工作,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黄岐派出所主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公安派出所警务模式,全力构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组织起群众力量,打造了一支“全能队伍”——“黄岐街坊”。
“有困难,找‘黄岐街坊’!”如今,“黄岐街坊”这支队伍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招牌。
警民合力调解邻里纠纷
“喂,楼上的!你家的空调机漏水,把我的衣服都滴湿了!”
“你的空调风机太吵了,还让不让人睡了?”
“你别躲在上面不出声,我知道你在家!”
从今年5月起,黄岐一社区有对邻居为了一台空调机吵得不可开交。住楼下的李姨多次投诉,要求邻居修理自家空调,但楼上的陈伯则觉得空调修不修是自己的事,再加上年纪大了,修空调费钱又费力,“没必要”。于是两人一见面就互相指责,连物业管理公司也直呼“搞不定”。
陈钻好曾到俩人家里进行调解,但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她联系了黄岐派出所社区民警易家庆,把当事双方业主约到警务室进行调解。
“陈伯,我比您年轻,人生阅历不如您,但您也肯定知道街坊矛盾宜解不宜结这个道理……”易家庆向陈伯解释漏水和噪音问题对他人生活的影响,希望陈伯能将心比心,并从个人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一步步劝导。
陈伯的态度开始软化,表态愿意重新装一条导水管,解决楼下的滴水问题;进一步沟通后,陈伯又表示自己孙子家里有一台闲置的空调机可以替换旧机,解决噪音问题。谈到这里,双方终于化解了矛盾,握手和好。
“能够化解邻里纠纷,我也很开心,当天都发了朋友圈。”处理了多年群众纠纷问题的易家庆觉得,搭建好沟通平台,再加上能说法讲理谈感情的第三方,很多业主之间的矛盾并不难化解,“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聊聊,你退一步,我也让一分,相互给一个台阶下,群众纠纷就可以很好地化解了。”
义务巡逻逮住入室小偷
“很多居民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我们就顺势把这些街坊组织起来,六七人或十来人为一队,开展义务巡逻。”易家庆说,义务巡逻队不仅为社区民警提供更多治安防控线索,同时也提升了业主们的居住安全感。“大家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区安全,安全感切实提升后,有物业公司反馈,他们收物业费都顺利了不少。”
2018年6月23日下午,家住黄岐某小区的李先生从外面吃完午饭回家,刚到家门口,大门虚掩着疑似被人入屋盗窃。李先生刚推开门,一名陌生男子从屋内窜跑出来,眼前一幕并没吓倒李先生,他立即在后面追了出去,并大喊:“抓小偷!”
当追到小区楼下时,正在巡逻的两名“黄岐街坊”闻声而动,立即冲过去和屋主李先生合力将小偷成功抓获,并通知黄岐派出所民警到场处理。民警成功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被盗的现金5600元,为屋主挽回了损失。
为弘扬正能量,充分调动和发挥群防群治的积极作用,事后,黄岐派出所还对两名“黄岐街坊”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今年夏天,有个五年级的男孩在江边晕倒。幸亏“黄岐街坊”义务巡逻队的人及时发现,不仅叫了救护车,还紧急施救,才没有酿成悲剧。
建立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黄岐街坊”的成立,源自警民同心。
2017年2月,易家庆在辖区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时,现场很多参与的群众情绪高涨,纷纷主动加入到平安南海大巡讲志愿者的队伍,参与派发宣传单张,宣讲安全防范知识。通过与陈丽婷等20多名街坊沟通后了解到,他们都有参与治安建设工作的意愿,但苦于没有组织和方向。于是,易家庆与他们积极沟通,在2017年6月成立了“黄岐街坊”应运而生。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做群众工作必须依靠群众。”据易家庆介绍,“黄岐街坊”已有300多人,成员包括村居“两委”工作人员、物业管理公司员工、退休人士、商铺老板、外来务工的新黄岐人等。他还专门组建了“黄岐街坊”微信群,“平时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忙的,群上一说就会有好多人响应。”
如今,在黄岐经常会闪现身穿荧光绿“马甲”的“黄岐街坊”,在民警的组织带领下,他们参与辖区每日巡逻,还积极投身于矛盾纠纷化解、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社区矫正、爱心救助、流动人口管理、法治宣传等警务志愿活动。
借助“黄岐街坊”的力量,黄岐派出所近两年逐步形成了以街坊会、社区义工、警务室、法律顾问为基础的四级调解机制,既打感情牌,也讲法律法规,真诚、公正地调解群众纠纷;对可能引发上访的矛盾,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了公安、法庭、司法所、社区居委会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调解运行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零反弹,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黄岐街坊’是我们的‘左膀右臂’。”黄岐派出所所长刘谋耀说,该所将继续发展和壮大“黄岐街坊”队伍,让他们在黄岐这片热土上,践行着守护家乡平安的诺言,成为最闪亮的招牌。
【记者】盛正挺
【通讯员】陈思颖
【作者】 盛正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佛山小个子男子砸车窗盗窃 一月作案20余起
一男子一个月盗窃作案20余起
金羊网讯记者张闻,通讯员蔡健斌摄影报道:一男子爬入汽修厂员工宿舍,砸车窗盗窃车内钱财,一个月内作案20多起。近日,南海警方循线追踪在一网吧内将嫌疑男子黎某抓获。
今年6月中旬某日,辞职后的黎某来到黄岐教育路某网吧上网,因连续多日吃住都在网吧,身上的钱基本用光了。当天深夜,黎某走出网吧后,沿路留意停在路边的汽车里有无遗留一些零钱,当发现目标后用螺丝刀撬开玻璃,盗窃汽车车内的零钱。案发后,黄岐派出所立即开展侦查,由于现场并没有留下太多有用的线索。不想几日后,派出所再次接报,一辆车车窗玻璃被砸,却只丢失十多元人民币。
针对多宗专门砸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的案件,派出所加大夜间巡查路段,特别是案发的路段,并结合嫌疑人作案的规律和时间段开展蹲点预伏。但连日巡查和预伏,却始终没有发现其踪迹。
6月23日凌晨3时许,黎某经过黄岐教育路一汽修厂时,发现大门存在间隙,依着自己身材瘦小轻松钻了进去。随后,翻遍维修间内没上锁的车辆,这次他“收获”丰富,轻而易举就偷到几十元人民币。很多车主取车后都没有及时发现车内的财物被盗,于是都没有及时报警。
7月16日,黎某再次来到该汽修厂,这次他把目标盯上了员工宿舍,他趁员工熟睡或外出的时候,在宿舍内盗窃了一部手机和100多元人民币。黄岐派出所接报后,立即对现场勘查,翻阅汽修厂内的视频监控,监控中清晰可见该名男子进出汽修厂,民警立即对该名男子展开布控。
以此同时,之前发生的砸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的案件有了重大发现,办案民警通过大量走访摸排获得重要线索:作案嫌疑人身材特征比较瘦小,而且衣着特征也与这起入室盗窃的极其相符。办案民警遂将这两起案件串并侦查,结合案发时间、部位加大巡防和严密布控。
7月19日的凌晨,黎某再次来到该汽修厂员工宿舍偷了3部手机后就迅速离开。得手后的黎某以为这次也无人知晓,然而当其刚走进网吧准备上网时,就被随之赶到的民警当场抓获。
经审讯,黎某对涉嫌多宗入室盗窃和敲车窗玻璃盗窃车内物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其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