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太大了,家庭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给我缴着保险,对以后的生活更有信心了。”余晖下,浮来山街道城乡公益岗就业人员刘培建黝黑的脸上,灿烂的笑容特别美。
57岁的浮来山街道韩家村村民刘培建,几年前查出了心脏病。在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刘培建好不容易凑齐了手术费用,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术后,刘培建也一直在家待业,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拮据起来,“当时的日子,是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今年4月,刘培建报名了公益性岗位,经过初审、复审、公示等环节,成功加入了公益岗的队伍,负责打扫村居卫生,拥有了一份年收入三万元的工作。端稳“饭碗”的刘培建,幸福满满。
稳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刘培建的就业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莒县通过推行开发公益性岗位、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等,多举措促进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74人,完成市计划54.57%,失业人员再就业1446人,完成市计划185.38%,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
除此之外,莒县还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梳理完善贷款审批、录入、贴息等工作流程,缩短办事效率,积极为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今年以来,全县为符合贷款条件的696人发放贷款金额10106万元,累计核实10636条贷款贴息信息,需贴息额度为1842.32万元;拨付一次性创业补贴31家,共计41.05万元。
家门口实现就业,家庭收入又增加了;村里建起了幸福院,老年人告别了吃凉饭的日子;医疗报销不用再跑到县城了,家门口10分钟就能办结……一个个看得见的民生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生活在莒县就是幸福”。
“坐下就吃,不用自己动手做了,吃完大家一块看看电视、聊聊天,有了幸福院真是享福啊。”中午时分,在库山乡解家河村幸福院,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来了,今年82岁的亓法澜老人边吃边夸赞。
亓法澜老人的四个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一旦有个头疼脑热,两位老人就犯了难。自从村里建起了农村幸福院,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了着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莒县探索建立农村为老助餐资金筹集机制,通过各级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老人子女承担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生产自助一点等办法,建立农村幸福院和为老助餐运营长效机制,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农村幸福院建设和运营。目前,全县已经建成农村幸福院582处,1.26万多名老人实现了阳光助餐。
“原来的时候,我在外地拿药,回来办理慢性病报销,从准备齐材料再去服务大厅办理,少说也要一周时间。”在寨里河镇上麻峪子村卫生室,村民刘洪宝把高血压拿药报销需要的材料,交到了村卫生室医保服务点经办人刘桂江手里。
“我们不仅可以协助群众通过‘网办’‘掌办’办理医保相关业务,还可以做门诊慢特病病种申请医保业务和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手工报销材料受理等帮办、代办,不用村民自己跑腿。”刘桂江说。
莒县实施暖心医保“126+N”工程,构建医保县乡村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1处县级医保中心服务窗口,精心建设20处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依托600余处乡镇街道卫生院、省市县级标准化卫生室,打造医保服务站点,构建起医保服务“同心圆阵地”,形成暖心医保10分钟服务圈,让群众办理医保业务10分钟到达,10分钟办结,10分满意。
“以临床常用的一款门冬胰岛素为例,从68.51元/支降至41.27元/支,每位患者每年使用的药品费用可由4110.6元降至2476.2元。”莒县医保局医药价格采购组负责人陈志华介绍,仅5月份落地日照市的胰岛素集采中选的产品,价格平均降幅48%,最高降幅73%,全县有25家医药机构参加集采,首年协议采购量约10万支,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约药品费用430余万元。
今年1-6月份,全县民生支出26.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养老服务日益完善、医保报销更便捷、住房保障稳步推进……一系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栗晟皓 通讯员 孙业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