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荣昌区首支产业引导基金揭牌 首期规模1亿元2、云南建筑大观:名人故居忆故人3、融巴蜀灵气 兴天下荣昌
荣昌区首支产业引导基金揭牌 首期规模1亿元
3月8日,重庆榆荣股权投资基金在荣昌区揭牌 主办方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3月8日15时讯(记者 刘萍 通讯员 吕奎 邓亚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助力区县中小微企业发展。今(8)日,重庆市兴荣控股集团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控股子公司——重庆榆钱儿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荣昌首支产业引导基金——重庆榆荣股权投资基金(简称“榆荣基金”)正式揭牌。
据悉,这是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首次与区县合作共设基金。榆荣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效应,主要投向荣昌区重点发展的农业食品、生物医药、大环保等行业,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荣昌区副区长程昌耀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榆荣基金的成立,是荣昌区政府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携手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地方建设与金融运作良性互动的理念,将释放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推动荣昌经济发展。
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总裁张序表示,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将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作用,加大与区县合作的力度,持续致力于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新兴产业,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贡献力量。
在揭牌仪式上,重庆榆荣股权投资基金与重庆鸿全兴业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新杰幕墙门窗工程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股权投资协议。荣昌区政府相关部门、西证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重庆银行荣昌支行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
云南建筑大观:名人故居忆故人
云南建筑蔚然大观
类型众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
名人故居
它的主人
有文化巨匠
有战场名将
他们卓越的历史功绩
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故居去了解
让我们一起看看云南的名人故居吧!
昆明市朱德旧居
昆明朱德旧居有两处,相距不远,坐落于昆明市华山西路水晶宫红花巷四号和小梅园巷三号。红花巷四号为木结构硬山顶中式建筑的四合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正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厢房各三间,倒坐五间。小梅园巷三号系朱德亲自布局设计的带花园中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566平方米,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题名“洁园”,他在此潜心研读革命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云南是朱德走向革命道路的起点。朱德从小学习刻苦,对时局的变化十分清醒,深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1909年,由家乡徒步跋涉70余天,辗转来到昆明,考入“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朱德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昆明“重九”起义。1915年,又参加了“护国运动”。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合人民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关于带兵、练兵、养兵、用兵等重大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一生英勇善战,功勋赫赫,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
昆明聂耳故居
昆明聂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现在的甬道街上73、74号。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去昆明行医,在昆明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中药铺“成春堂”。当时,聂、杨(房东)两家合住一院,本属于用作商铺的清代官房,该房坐东朝西,临街有两层楼土木结构房三间。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此,他的童年也基本在这里度过。18岁时聂耳外出求学离开昆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1927年,聂耳考进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进步学校里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他不但搞音乐也演话剧。他的处女作《省附小校歌》,就是在这个时候问世的。18岁,聂耳离开云南去到上海,开始步入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1935年,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虽然从此他再也没能踏上重返故乡的归途,但与昆明的回忆、昆明带给他对音乐的感知与才华,伴随了他的一生。
昆明冰心故居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昆明市呈贡斗南村华氏家族于民国初年修建用于守坟和追祭先辈时歇息地。为三间六耳民居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13.9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祖国的半壁河山沦为敌手,为避日本飞机轰炸昆明,部分“西南联大”和省内外的一些院校(系)被迫移迁呈贡,著名女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携儿女1938年至1940年在此居住。“默庐”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中式建筑,一楼一底。“默庐”楼上,当时正中是书房,左边为儿女们的住所,右边则是冰心夫妇的居室,正屋两侧各有三间耳房,构成了一个清幽别致的小院落。
默庐不仅是冰心在昆明的家,更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的重要历史见证。这里时有梅贻琦(西南联大校长)、罗常培、杨振声等名人学者也曾前来与在呈贡的费孝通、陈达、戴世光等人及冰心的学生们在此聚会;冰心应呈贡中学校长昌景光邀请义务任教,创作了《呈贡县立中学校歌》并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作家取“墓 ”的谐音字“默”,于1940年2月28日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散文《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及景物,“默庐”雅号流传至今。
云大熊庆来、李广田旧居
熊庆来、李广田旧居坐落于云南大学会泽院东侧。建盖于1937年,座北朝南,是一座单檐悬山顶、面阔四间,进深两间外走廊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自建成至1968年间,此楼房先后是熊庆来、李广田两位校长的住宅。熊庆来,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比利时、法国,获博士学位。其 “熊氏定理”,又称“熊氏无穷级”,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37年至1948年任云南大学校长。新中国时期,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全国政治委员。
李广田,山东邹平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山东济南教书。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1941年秋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时期,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1952年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2003年,“熊庆来、李广田旧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举办了熊庆来、李广田生平事迹陈列展。
卢汉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云南起义的领导者、原云南省政协主席卢汉的住宅。卢汉新公馆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屋顶为陡坡影山平瓦,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具有明显哥特式的风格。墙体里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的形式美,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有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东西侧为三面体里面凸窗。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是一幢采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新形式的近代优秀建筑。
卢汉,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卢汉的军队在昆明南郊巫家坝机场举行誓师大会,出征抗日。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发出《云南起义通电》,云南和平解放。卢汉在1929年冬至1930年4月,兼任云南省财政厅长,卢汉就任后,整顿财政,为云南解决了财政危机。1974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腾冲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是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于1918年建成的。整个建筑采用中西合璧式的风格,中式的大门,西式的窗户。墙体全部用青砖砌成,大门内屏风上“学者、战士、真诚的人”,是毛泽东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这是一座四合院,走马串阁楼,木材全部用本地出产的上等楸木建成。院内最长的石条叫做走檐石,全长5.58米。西式阳台,中式的月亮门,石柱上还刻有中式对联,“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隔树鸟声风细引,到簾花影月高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些对联充满了哲理和诗意,体现了主人的情操。
艾思奇1910年3月1日出生在和顺水碓村,两岁随母亲赴昆,在昆明启蒙。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研究的是先秦哲学,其兄李生庄研究的是西洋哲学,艾思奇从小就受到其父兄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九一八”事变后,艾思奇从日本回国,留在上海,到李公朴主持的《申报》流通图书馆主持“答读者问”栏目,后来参与创办《读书生活》杂志,任编辑。还创办“量才业余夜校”并任教员,此时,艾思奇已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1935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出版,艾思奇因此以“大众哲学家”而名扬全国。一部《大众哲学》,将哲学通俗化,引导大众了解哲学、接近哲学。艾思奇到达延安以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的理论教员,还担任过“新哲学会”的负责人,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和总编辑。
腾冲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故居位于腾冲市,扩建于民国元年,为四合院土木结构瓦屋顶单体建筑,正街边原有三开间面楼一幢,后由一屏照壁相隔为前花园。接着是一幢三开间厅楼,其右间为大门,余为书室、马房。继而是正方形中心大院,左右建三开间厢楼各一幢。中心院上五级台阶是三开间正房,设暖阁家堂,两次间为宿舍。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前厅侧墙上镶嵌着青石横额,刻有李根源提写的横书隶体“岁寒松柏庐”。
李根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青年时期留学日本,为首批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革命骨干。他与蔡松坡等人发起了云南辛亥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封建统治;继而参加讨袁护法斗争和北伐战争;尤其是在滇西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担任过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总办,云南军政府军政总长兼参议院议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荣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一生自奉俭约,济厄解困,受人爱戴。
文山楚图南故居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市,建筑格局为两进式四合院,硬山顶、穿斗木构架辅以土坯围护,座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即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院内房屋平面布局方正规矩,木构架稳重敦实、构件尺寸科学合理,雀替、板壁、门窗装修图案简洁、线条流畅,建筑用色为土、木、瓦、石灰之本色,除此之外无一丝杂色。由此彰显主人含蓄内敛、质朴的风格。
楚图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吉林省立第六中学帮助学生创立了“灿星文艺社”,出版《灿星》进步文艺周刊,开展革命活动,后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反帝爱国斗争,1937年在昆明受聘为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民盟云南省支部负责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等等 ,译作有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选》、威尔布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等等。此外他还精于书法,许多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他的墨宝悬挂。
祥云王复生、王德三故居
王复生,1896年9月生,云南省祥云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想的熏陶,王复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等地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王复生遵照党组织的安排,在齐齐哈尔、讷河、黑河一带,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组织抗日活动,帮助解决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的粮食和武器供应问题。1936年8月15日,王复生在齐齐哈尔北门外江坝被日军杀害,时年40岁。
王复生的弟弟王德三生于1898年7月。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不久加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派,到陕北建立党组织,是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2月,党组织派王德三回云南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特委书记、临委书记、第一届省委书记。在3年多时间里,以他为首的中共云南地方组织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并结合云南的革命形势,在三迤大地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在昆明从容就义。
石屏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古城。袁嘉谷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为其父袁德洋所建,是一幢清代木结构二层四合院楼房,典雅清幽、古朴庄重。袁德洋是生意人,原住石屏乡下,长期运百货到普洱、西双版纳的茶山贩卖,又将茶叶、食盐运回销售,赚得钱后,在石屏城卖米巷兴建了这幢青砖、灰瓦、白墙、椿木雕花门窗的具有石屏民居风格的正三间两耳楼房。大门坐西朝东,院子坐北朝南,院子西边还建了二层楼房。
1903年清政府特开经济特科,广罗天下经邦济世人才。远在云南石屏边地小城的袁嘉谷得尚书魏光焘推荐,赴京城应考。经过会试、殿试后,被取为“经济特科”第一名,成为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先生生前曾经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浙江布政使和提学使、国会参议员、省参议及高级顾问等职务。虽历经清朝、民国不同的时代,但他为官清廉、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及其经典传世佳作皆为后人称颂。
丽江方国瑜故居
方国瑜故居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治巷32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经修缮后建成方国瑜故居,展示方国瑜先生生平事迹。方国瑜故居占地1.98亩,门窗上有“四季博古”和简洁雅致的窗花,前檐柱下柱石大多为扁圆鼓形,表面雕以花、草、桔瓣等,前后院旁的空留处又自成三房一照壁格局,每个院东西主楼后边都建有小花园。园中种植许多茶花、兰花、杜鹃、松柏、常绿植物等,将整个大院点缀的清新而文雅。方国瑜故居既保留了徽式建筑的细致严谨,又体现了纳西族建筑恢弘气派的风格。由中国著名哲史学家任继愈题写 “方国瑜故居”匾额。
方国瑜,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丽江人,纳西族。1936年任云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等等。方国瑜对研究地方史、民族史、东巴文等方面有突出贡献,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著作有《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纳西象形文字谱》等著作,并主持编纂《云南史料丛刊》。
盈江刀安仁故居
刀安仁故居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新城乡,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土木建筑结构,分四堂三进。刀安仁故居于2011年修复完成,最大程度地复原了故居的容貌。刀安仁故居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建筑群落,大堂在前,作为审判厅使用;二堂是土司议事厅;三堂是土司贵族及元老的办公地;正堂居后,是土司的办公及住所。每进中间是天井,两边是厢房。
刀安仁,傣族,字沛生,云南省盈江县新城人,为干崖(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第21任宣抚使司,中国同盟会员,著名傣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光绪十七年,刀安仁承袭干崖宣抚使司职。英国侵略军从缅甸屡次进犯干崖铁壁关地区,在八年的抗英作战中,英军每次入侵,均遭重创而溃退。为寻求一条富国强兵之路,刀安仁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游历考察,从马来西亚引进8000株橡胶苗种植于干崖凤凰山,为我国引种橡胶树之始。刀安仁与张文光、刘辅国在干崖司署举兵发动滇西起义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刀安仁一生有力地促进了干崖的繁荣和发展。
会泽唐继尧故居
唐继尧故居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院,大门迎东,是一座小型的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属会泽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风格,前院有正堂三间、对厅、书房及马房,后院有仓房可装谷物,还有厨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前后两院共有房屋十四间,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唐继尧,又名荣昌,字蓂赓,云南曲靖市会泽县人。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发布讨袁檄文,组成护国军政府,以唐继尧为都督。随即组织讨袁护国军,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军,护国战争全面爆发。唐继尧支持下,1915年至1921年历时7年建成个碧石铁路,它连通了滇越铁路。唐继尧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云南创建了第一所大学——东陆大学(现云南大学)。1914年8月,唐继尧倡导并拨款万元,聘请以赵藩为总纂的一批云南知名学者编纂了大型丛书《云南丛书》1212卷。这对云南地方文献的系统整理、保存与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和巨大影响。
名人一生
风起云涌
名人故居里
积累下来的文化气息
是人文精神的传承
是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
融巴蜀灵气 兴天下荣昌
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全国实时运行平台
荣昌夏布张义超创意作品发布会
荣昌陶精品
夏布装饰伞
万灵古镇大荣桥
图左:33公分夏布折扇 姜荣 摄 图右:安陶小镇景区大门 田鹏 摄
昌元建邑几经春,百里封疆秀色新。
荣昌,繁荣昌盛之意也。
自古以来,荣昌便是连接成渝两地的陆路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交汇融合,使荣昌在悠长的历史脉络中,沉淀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折扇、陶器、夏布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映射出“天下荣昌”的厚重与丰饶。
荣昌,以文化而荣,因文化而昌。
走过漫长的岁月长河,时至今日,那些精美的折扇、灵动的陶器、曼妙的夏布,依然在荣昌的城市特质里,充盈着绚烂的色彩。
它们存在于历史,更鲜活于现在。
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荣昌积极做好“一头猪”“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的大文章,将文化繁荣的盛景,演绎为今日产业崛起的乐章。
一对花瓶 荣昌陶命运的“时间证人”
荣昌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的一对高1.4米的朱砂釉大花瓶,于门口静静伫立。
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身世,牵扯了荣昌陶一段最为跌宕起伏的历史。有辉煌的荣光,也有落寞的过往。
1976年,彼时的荣昌安陶厂受命为毛主席纪念堂烧制一对“朱砂釉大花瓶”,为确保安全,荣昌安陶厂一共烧制了4个,两个送到了北京,剩下的两个则留在了厂里的陈列馆。
朱砂釉是荣昌陶独有的特色彩釉。其在烧制过程中,对窑炉的温度和火候要求非常之高,有时一窑几百件,只有几件是成功的,获一件佳品更是难上加难。
能够接受如此重要的烧制任务,足以说明荣昌陶作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历史地位。
提起荣昌陶,荣昌人都会有一种自豪感。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这首民谣,传唱的正是荣昌陶的制陶场景。
荣昌陶兴起于汉代,繁荣于唐宋。作为民窑,荣昌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荣昌安富也赢得“中国三大陶都”的美誉。
“天下荣昌”的兴盛,也由此可见一斑。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荣昌将30家私人陶器厂进行公私合营,组建市属国有企业荣昌安陶厂。荣昌陶器领域全部的能工巧匠几乎都汇聚到了这里,最高峰时,职工有近2000人。
与此同时,四川省和重庆市向荣昌安陶厂派出了以四川美术学院梁启煜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从造型、装饰、技术、工艺等方面对荣昌陶进行了大量改进,先后研制出了上千种新产品,使荣昌陶由传统日用陶转型为工艺美术陶。
在此后的30余年里,荣昌安陶厂成为全国最成功的陶器厂之一,年产陶器最高达900万件,年出口陶器最高达40多万件,远销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十载的“高光”表现,没能抵得过市场洪流的瞬间漫卷。
上世纪90年代,荣昌安陶厂走向没落,破产关停。由此,荣昌陶进入了长达20年的沉寂等待。
当年的那一对“朱砂釉大花瓶”,也随着这场没落,无声无息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04年5月的一天。
原安富镇文化站站长刘守琪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有人发现了一个秘密仓库,里面藏了几千件陶器,准备要拉走……
一个小时后,这批陶器被拦了下来,总共2760件。朱砂釉大花瓶,赫然在列。
刘守琪深知这批陶器的价值:它们正是过去荣昌安陶厂陈列馆里的陶瓷,是荣昌陶厂建厂数十年所研制的样品和精品,代表着近现代荣昌陶发展的最高成就。
这些“高货”的“重见天日”,深深唤醒了荣昌人对于荣昌陶的情结,和曾经的那份骄傲。
为保护好这批陶瓷,2004年,安富镇申请专项资金,启动荣昌陶博物馆建设。几经波折,博物馆2010年正式开馆。目前,荣昌陶博物馆共有馆藏陶瓷3325件,当年收缴的2760件,一件不落。
在修建荣昌陶博物馆的过程中,荣昌对荣昌陶制作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梳理和总结,并于2011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守住了一段磨砺的时光,荣昌陶,迎来新生。
近年来,荣昌大做“一片陶”文章,依靠传统产业优势,先后引进唯美集团、惠达卫浴、金意陶、日丰卫浴等一大批知名陶瓷企业,使之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陶瓷产区。
依托陶瓷产业的“文”,打造风情小镇的“旅”,集文化、旅游、产业、体验、教育于一体的“荣昌安陶小镇”也实现开街。借力荣昌陶这个国家级品牌,助推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荣昌安陶小镇至今已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作为“荣昌安陶小镇”的核心景点,荣昌陶博物馆高调进入人们视野。朱砂釉大花瓶的故事,在时间沉淀之后,越发鲜活而精彩。
一位村民 夏布新生的“重要使者”
“活”着的,不仅是荣昌陶。
被称为中国纺织“活化石”的夏布,同样在荣昌,积淀出长久的生命力。
夏布又称麻布,是用葛、大麻纤维手工纺织而成,由于古代常用它制作夏季服装和蚊帐,因而得名夏布。
荣昌夏布织造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
清光绪《荣昌县志》记载,县内“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白细轻软较甚于葛。山陕直隶客商,每岁必来荣采买,远至京都发卖。”可见,当时的荣昌夏布就已经形成品牌,名扬海内外。
民国时期,经营荣昌夏布而设在县内的商号有40余家,其中有7家是京、沪等地驻荣昌采购处,主要销往京、津、沪、穗、港等地,也远销到欧美及亚太地区。
“田园稻香送机抒,男女老幼抛棕梳。致富门路千万条,寸金难买一寸布。”这是对荣昌夏布繁荣盛景的描述。
这种凝聚和倾注无数智慧和心血造就的织造技艺,经过一代又一代有序传承,早已深深烙印在孕育它的土地上。
荣昌北部的盘龙镇,因织造夏布远近闻名。这里的每个人回忆童年,基本都是从“挽麻芋子”(缠绕用于放在梭子里的麻线团)开始。而荣昌夏布能够延续至今,也与当地一个名叫黄良谓的人,息息相关。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荣昌夏布的命运,与国内曾经的大多数夏布主产区并没有什么不同:随着机器布的流行,夏布逐渐淡出消费市场,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除了在农村还有少量夏布蚊帐之外,其生产和流通已濒临消失。
1987年,正在缅甸做花布生意的黄良谓听到一个风声:有香港老板想到内地来找麻布。
就是这么一个不确切的消息,黄良谓办好边防证,背着两匹夏布,跑到了深圳。
因为没有目标,他顶着烈日,挨个跑到写字楼里去问。可一连跑了七八天,都没人认识他手里的夏布。
有一天,一个湖北人一眼就认出了他背在背上的夏布,此人是武汉棉麻公司驻深圳办事处的销售人员。当天,这个销售人员就拿着这两匹夏布,与香港老板见了面。之后,这名销售人员给了黄良谓一张10万元的汇票,要大量收购夏布,双方商定的交易价格为100元一匹。而当时荣昌的夏布销售价为70元一匹。
交完第一批货后,夏布价格很快就抬升至120元一匹、150元一匹,黄良谓将大部分利润都转移给织布农民,从而大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一时之间,盘龙镇及周边多达数万人参与织布。
“老祖宗留下的‘家当’不能丢,只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对无数和黄良谓一样的荣昌人来说,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历经一代代传承,融入到骨子里的创新与坚韧。
1992年,中韩建交,黄良谓与时任荣昌县委书记立即到北京办理签证,直接找韩国人做生意。当时,韩国凭借世界领先的夏布脱胶、印染等加工技术,将夏布加工成高端服装、窗帘和床上用品,占领了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时至今日,71岁的黄良谓已退出夏布生意多年,但包括他女儿黄秀英在内的荣昌夏布企业家仍在和韩国人做生意,盘龙一带的农民仍在织布。不同的是,他们已不再只是卖坯布,而是在借鉴韩国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主的脱胶、印染等加工技术,开发出了数以百计的高端产品。
如今以荣昌夏布为原料,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巴渝文化精髓,运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手法,精心制作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夏布文化产品,通过大胆创新,赋予传统工艺以新的生命。其设计既有民族元素的魂,又有当下时代特色,让传统夏布回归现代生活。
目前,这些产品除了出口,也行销国内市场,并以自主品牌频频活跃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等舞台上,产品附加值比以前提高了数倍甚至数十倍。
不仅如此,荣昌夏布还成了上海世博会、亚洲艺术节及中东欧地方领导人会议等国际性特选赠品。
今年1月,国内最大的麻纺企业湖南华升集团正式签约落户荣昌,投资5亿元建设纺纱、织布、针织生产基地。这也意味着,荣昌夏布这一传统文化产业,将由此活出新精彩。
一方石碑 折扇兴盛的历史记录
在时间里沉淀,在创新中传承。荣昌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出了自己的个性。旧瓶承新酿,旧瓶历久弥新,新酿脉香绵长。
时至今日,荣昌依旧是我国少数几个还在生产折扇的地区,即是证明。
1979年,荣昌县城出土一块“颖风公所”石碑。
石碑高2.2米,宽1米,全碑330字。石碑的标题为“特授四川重庆府荣昌县正堂加五级又军功随带加三级记录十次余”,落款为“实贴颖风公所晓谕告示”,时间为“道光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其主要内容是,约定将颖风公所30串底钱放借生息,一间店房招佃收租,轮到科场值年,将租息买银8两,用于科场差事。
这块石碑见证的,恰是荣昌折扇的辉煌历史。
何谓颖风公所?颖为禾本科植物基部的两枚苞片,具有保护作用,以示扇夹用于保护扇面之意。也就是说,这是荣昌折扇批子工种(即削竹以成扇夹的基础工种)的行会。公所的存在,也说明当时的荣昌折扇生产已由家庭副业转向专业生产。
荣昌折扇的制扇工艺流程共有16个大工段、145个操作工序,几乎每个工段都成立有自己的行会,如以削楠竹扇骨为主的青山会、写画工种组成的丹青会、糊白扇页组成的熏风会、漆刻雕工组成的三仙会等。
这些行会既代表行内艺人的共同利益,又对行内从业资格、制作标准、制作技艺、经营服务进行严格监管,使荣昌折扇早早就实现了专业化、组织化生产。而这种专业化、组织化生产也推动了荣昌折扇制作工艺的不断精进。
历史上,荣昌折扇与苏州绢绸扇、杭州书画扇被誉为“三大名扇”。据光绪年间《荣昌县志》载“闻折扇始于永乐中……邑中职此者不下千家万户。每年春间各郡县客商云集于斯,贩往它处发卖。”
在清光绪年间,荣昌城中就已有专业扇铺200多家,生产半成品的摊子老板百余户,专业生产人员2000多人,年产各种折扇400万把,远销云、贵、陕等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荣昌折扇还长期保持在200万把左右的年产量。
然而,随着电风扇、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买扇子消暑的人越来越少,折扇受到巨大冲击,面临行业性的生存困境。
面对危机,荣昌折扇何去何从?
答案是,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结合折扇的传统文化功能,荣昌大胆融合创新,逐步将其从日用品变成工艺品。
1997年,荣昌折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子福研发出了夏布折扇。此后,折扇艺人们整合折扇、夏布、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资源,将夏布作为折扇扇面,并在夏布扇面上创作山水、花鸟、人物,从而研发出了适应现代家居、酒楼、宾馆、旅游、收藏、礼品等行业的工艺品折扇。折扇这一传统文化产业,由此打开了新市场。
目前,荣昌仍有折扇企业11家,年产折扇50多万把。
一座古镇 古老岁月的鲜活见证
重庆古镇众多,各有厚重的文化传承。而万灵古镇,无疑是一个特别的所在。
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交融,古寨、古桥和灵动的河水融汇成一幅水墨画卷,让“水墨万灵,烟雨古镇”流淌在时光里,活出了特别的韵味。
万灵之特,特在哪儿?
一是水。一条秀美的濑溪河贯穿全境。作为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灵动水乡风光的古镇,万灵享有“移民水乡”的美誉。早在南宋时期,万灵境内的濑溪河就是古代大足至荣昌、荣昌到泸州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既通漕运,又出产宫廷贡品蜂蜜,万灵成为当时著名的码头与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均汇集于此,形成了古镇最初的形貌。
二是寨。万灵镇的“大荣寨”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少有的、保留完整的,且由原住民居住的“汉寨”。万灵镇是川渝之间典型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古镇青山环抱,依山就势,建设时分阶筑台、临坎吊脚,呈现出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当地绅士及乡民为防御川东白莲教大起义的战火,在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了大荣寨,在四周修砌了城墙,使古镇历经多次战火得以保存,从而让万灵镇在兼具商埠文化、移民文化的同时,又增添了独具特色的寨堡文化。
三是人。万灵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方灵动的水土,可谓地灵人杰,勤劳智慧的古镇人创造了万灵独特的历史文化。缠丝拳、万灵游艺、杀年猪、赛龙舟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镇传承至今。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革命先驱赵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中国石油之父”赵宗燠等名人享誉古今。“天下清官”喻茂坚为代表的古镇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被中纪委全国推广,成为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万灵镇:风清气正》的拍摄主线。如今,“守本心、行正道”的万灵人传承着祖辈们的优秀品质和文化,续写着古镇的历史。
古镇,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或清晰,或模糊,掩藏在那些小巷长街中。天长日久,这些故事积淀成小镇的文脉,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便因此多了读之不尽、品之不竭的韵味与厚重。
数百年过去,一如濑溪河的生生不息,时光也在万灵流淌出深刻的印记,标记在这里的平凡生活中。
太平门、烟雨巷、大荣桥……青石板蜿蜒曲折,伸展至座座深宅大院和条条幽深小巷。老屋、老街、古寨……一种宁静而超脱的距离,为万灵引来众多访古探幽之客。
更妙的是,万灵的古典雅韵,不仅因为旧有的古镇格局基本未变,甚至这里的社会生活模式,都仍然带有传统遗风。漫步石板街,在古老的宅院门口,在雕花的木窗之下,在青砖黛瓦间,有茶馆、有食店、有斜倚门框的老人……岁月的流转被深刻记录在檐额、窗栏和这些小商铺里,唯一不变的是小镇里生活的人们,仿佛依然沉浸在古老年月,迈着悠然的步子。
万灵是“活”在时光里的。
如何更好地守护它的过去,关照它的未来?“旅游+文化”的路径,让古镇“活”得更有创造力和生命力。
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发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内容和体验项目,万灵正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