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保温型铝合金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东向”飞跃——梧州市加快融入粤桂区域合作出成效观察2、智能系统提质效500千伏电白变电站为茂名发展再添新动能3、一桥飞架深中 跨海弹指间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纪事

“东向”飞跃——梧州市加快融入粤桂区域合作出成效观察

大美西江畔,东向新崛起。在刚结束的穗梧战略合作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上,现场签约5个合作项目。

近年来,梧州加快融入粤桂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分别与广东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五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商定涵盖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等220项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总投资2467亿元。

区域合作展现的强劲动力,靠什么?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认为是,梧州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政策等比较优势,坚持面向珠三角的“东向”战略,在主动对接先进生产力中实现加快发展。

“东向”奋进,互联互通添动能

一天59趟动车下广州,与广东多个城市实现高铁“公交化”;梧州到广东的5条客运班线列入省际运力发展计划;繁忙时,通过水上穿梭巴士一天可发货到广州10多船……

不知不觉中,随着互联互通能力的增强,梧州向东的时空距离更近了。枯燥的数据背后,折射的是粤桂合作的日益密切。

8月30日,梧州西江边,中外运李家庄码头,“贵港天佑6689号”货船停靠在泊位,内贸平台负责人陶禄指挥工人作业,一个个装有石材、碳酸钙粉等货物的集装箱被吊装上船,即将发往广州市黄埔、南沙等码头,再转至全国各地。

“便捷的水运是梧州的一大优势,现在平均每天有6到8艘货船发往广州,高峰时期梧州往广州一天可发10多艘货船。”陶禄介绍,广州南沙港至梧州港货运“穿梭巴士”是穗梧两地航运合作的升级,2015年开航以来,李家庄码头与广州等城市的业务联系日益繁忙,成为梧州区域合作的一大成果。

摊开梧州的向外互联互通网络图,我们会发现,眼下,长洲船闸扩建工程、岑罗铁路、梧州机场迁建工程等一批粤桂互联互通大通道项目快速推进;广州南沙港至梧州港货运“穿梭巴士”高效运营;梧州至广州、佛山、肇庆、云浮以及区内多个城市实现高铁“公交化”;梧州与广佛肇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年底前建成通车;梧州至广东茂名、电白、化州以及岑溪至茂名、藤县至茂名等5条客运班线列入省际运力发展计划……梧州构建公、铁、水、空现代立体交通新格局,使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畅达联通,与广佛肇战略合作城市更“亲密无间”。

为更好地为粤桂合作服务,梧州列入自治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的14个项目也在夜以继日施工,粤桂试验区江南片区路网工程、赤水圩作业区码头二期、紫金村码头项目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基础设施的提升,将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东向”靠拢,产业联动增后劲

从广州转移梧州超过亿元的项目25个;从佛山转移到梧州并实现转型升级的陶瓷企业19家,实现产值137亿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近100多家,占入驻企业80%……

数据显示,近年来,梧州主动向东靠拢,累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3127个,投资额高达2340亿元。这是梧州利用广东相邻便利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推动跨省区产业对接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

近日,梧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内,鸿图精密压铸公司年产2万吨精密模具压铸件项目新购入3台进口压铸机。这是该公司最先进的设备,所生产的汽车铝合金压铸件精度更高、光洁度更好。“公司从东莞逐步把生产线转移来梧州,企业发展趋势一片大好,今年1-7月已完成出口货值近1000万元,部分订单已经排到2020年。”鸿图公司负责人表示。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合理流动,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鸿图公司发展正是梧州市实施“东向”战略的成功案例。

自2012年起,梧州分批次引入商贸物流、再生资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陶瓷建材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水平的重点产业及企业,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入驻藤县陶瓷产业园的奥达佳公司,引进了最新的机械手,开启了园区的机器人时代。

主动敞开向东“近邻”之门,使梧州成为吸引粤港澳产业转移的“磁场”。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100多家,比亚迪、中兴、国光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丰歌低碳等具有生产专利的科技型企业成功进驻粤桂合作试验区,而20多家高耗能企业被婉拒进入。

“东向”融入,区域合作成果丰

与广州市确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事项等73项,总投资超过271亿元;与肇庆市确定粤桂合作试验区建设及社会公共事务同城化等102项,总投资超2117亿元;与云浮市确定岑罗铁路共建及现代农业合作等16项,总投资115.3亿元……

借东风引领新发展。在区域合作这篇大文章中,梧州主动融入,将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紧密联结起来,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目前共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等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467亿元。

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区域融合和深度合作的迫切愿望。今后,随着持续的沟通对接机制,以及这些项目的深入进行,向东战略将推动梧州与战略合作城市在经贸往来、人文交往、产业发展、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不断融合深化发展。

“穗梧两市正迎来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加快建设的大好机遇,我们应当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谋求深度合作,切实担当好推动粤桂战略合作的‘先行者’‘排头兵’。”8月25日,在结束穗梧战略合作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后,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对两市继续增进合作充满信心与期待。

“随着粤桂两地高层、部门、企业建起多方沟通对接机制,两地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合作将更加紧密。”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广梧合作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今后要加强规划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强平台对接,借力国家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加强项目对接,推动融合共享。(记者 吴凌平 潘 登 通讯员 祝 琳 原文编辑:邹乐)

智能系统提质效500千伏电白变电站为茂名发展再添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以来,茂名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南部区域用电需求急剧增长。为满足负荷发展需求,2023年12月,500千伏电白变电站建成投运,成为茂名市南部新的电源支撑点,促使茂名电网网架实现从“单轮独行”到“双轮驱动”的重大突破。

视频加载中...

在全面提升供电能力的同时,500千伏电白变电站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为茂名经济发展再添电力“大心脏”。目前,该站成为茂名地区第一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第一座500千伏GIS变电站,以及南方电网调管首座一键顺控、省内首座建筑物实现零碳及首批开展三维标准设计、试点全过程咨询的500千伏变电站。其数字化、智能化有何先进之处?近日,记者深入其中了解。

500千伏电白变电站俯瞰图。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设备可观可测可控

当天,记者走进500千伏电白变电站看到,站内有主控楼、500千伏及220千伏GIS配电装置室等建筑装置。“电白变电站采用GIS(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组合设备室内布置,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电力设施配置方式。”茂名供电局电白站工作人员介绍,它通过采用先进的封闭式电气设备和环保材料,不仅加强了防护作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进一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该站把GIS室的表计数据全部引到后台,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便于运行人员随时监测表计压力。

媒体记者参观500千伏电白变电站。

而在500千伏GIS配电装置室,“身穿”蓝色外衣的机器人尤为引人关注。“这是我们电白站智能巡检机器人装备,它的身上有高清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声传感器等设备,会在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变电站履行巡检任务,我们可以在后台监视到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人员举例,比如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利用红外测温的功能发现接线板发热了,它会自动报警提醒运维人员或自动进行及时处置。如此一来,降低了巡检人工成本,有效提升电力运维工作的效率和安全。

电白站主变还配置了在线监测系统,如铁芯电流监测、隔直系统电流监测、局放监测等,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将运行参数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并对各类参数进行分析比对,对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发出预警,即可快速反应设备问题,有效防止设备缺陷扩大成事故,又可减轻运维人员工作量。

此外,新技术手段的高效性也在电白站运维中得到充分体现。“相比传统的变电站,电白变电站运用了调度‘一键顺控’程序化操作技术。”茂名供电局电白站工作人员介绍,“一键顺控”功能实施后,调度人员只需轻点按钮,即可实现倒闸等自动化操作,进一步加强了调度端程序化操作的安全校核能力,保证特殊情况下调度遥控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另外,该功能也解决了每一步遥控操作均要占用两名调度员进行操作及监护的痛点,减少了调度操作人工干预的次数。尤其是在操作高峰时,预期线路运行与冷备用的状态转换时间可由平均20分钟减少到10分钟,线路操作总耗时可减少15%,极大地减缓调度员的操作压力,也可缩短现场人员的等待时间。

抓住绿色低碳发展,让更多电供得上用得好

除了有智能化元素,绿色底色不可或缺。为积极落实国家倡导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白变电站在整体设计规划上采取节能、减排等系列措施。

媒体记者了解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情况。

记者了解到,主控楼建筑外墙采用了保温一体板,遮阳构件结合立体造型进行设计,通过设置突出外墙水平和竖向装饰线条、遮阳装饰墙、装配式铝合金格栅形成外墙遮阳系统,在夏季可以节能25%。在220千伏GIS配电装置室,记者看到,在照明灯没有打开的情况下,室内不仅通透,光线效果也非常好。茂名供电局电白站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因为在室内顶部上采用了无电光导管照明系统,通过光导管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导入室内,有效降低建筑内部白天照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电白站利用500千伏和220千伏的GIS配电装置屋面设置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装机总规模达470kWp,可满足站内日常用电需求,无需额外消耗站用电,从而实现零碳的节能目标;还在站前区设置太阳能智慧路灯、进站道路设置太阳能+风能路灯,集成摄像头、Wifi探针等感知设备,兼具信息采集功能、信息传输和控制功能、绿色新能源充电、环境监测等功能。

眼下,一个绿色节能又环保的新型智能变电站生动展示在眼前。据了解,茂名将通过“风、光、水、储”多能互补模式,开展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新型化学储能等综合能源项目,电白站作为连接电白区各类能源模式和重点项目的枢纽站点,发挥了重要的网架支撑作用,为今后茂名大型能源项目并网发电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茂名供电局表示,将响应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号召,电白站分阶段向数字孪生变电站和智慧变电站(即第三代智能变电站)发展迈进,致力为智慧电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和沛蓉 通讯员 廖欣欣 温德凡 谢靖娴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岑稳 实习生 梁旖晴

视频/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乾 李陶然 刘邦博

出镜/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雅婷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何康源

来源:茂名日报

一桥飞架深中 跨海弹指间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纪事

视频加载中...

七年磨一剑,万名建设者逐梦世界奇迹。6月30日,又一备受瞩目的超级工程宣告建成通车!

浩瀚辽阔的海面之上,白天,金色的阳光中,由水上潜入水下的深中通道穿云破浪,如潜龙出海,这雄伟的“交通脊梁”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驶入快车道,这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昂扬、奋进;夜晚,皎洁的月色里,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长虹卧波,又如一根充满韧劲的扁担,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让珠三角一头挑起粤东,一头挑起粤西,基础设施瞄准解决制约城乡发展痛点难题,这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均等、温厚。

一桥飞架深中,“零丁洋”不再“零丁”。从卫星视角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珠江两岸蓄势腾飞!

七年磨一剑 筑梦“世界之最”

“零丁洋里叹零丁”。7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在这里望洋兴叹。如今,来自大江南北的一万多名建设者“七年磨一剑”,在伶仃洋上架天路、筑长城、造双岛,一个接一个基建“奇迹”,让“叹零丁”变“跨巨变”。

深中通道是环珠江口“A”字型交通主骨架最关键的一“横”,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是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2024年6月27日拍摄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这是世界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一混凝土沉管隧道,长5035米,双向八车道。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在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跨径离岸海中悬索桥等领域,深中通道创造了十多项世界纪录。深中通道充分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形成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方法”等10项世界领先技术。自建设以来,深中通道获得发明专利200余项、行业协会奖项数十项,并屡获国际赞誉:2024年4月,深中大桥荣获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深中隧道荣膺“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

“广东将以新质生产力提升路网通达能力及服务效能,推动深中通道沿线及周边区域高速路网进一步完善通畅,为大湾区发展提供高效安全的‘硬联通’支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飞鸣说,深中通道拥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前沿技术,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生动写照,其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变珠江口整体路网格局,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深中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深中大桥为满足通航需求,采用了主跨1666米的世界最大跨全离岸海中悬索桥方案,桥面高达91米,又处在珠江口开阔水域、强台风频发区,抗风问题突出。

“面对技术挑战,我们组织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方式,开展了3年多的平行研究,研发出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大幅提升大跨径整体钢箱梁悬索桥抗风性能。”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项目将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的临界颤振风速,从世界公认的70米/秒,提升到88米/秒,一举打破了国外权威论断。

缆索是悬索桥受力的关键构件之一,面对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环境,如何保障耐久性?为让悬索桥“生命线”更强劲、更耐久,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者围绕制约悬索桥主缆耐久性的核心关键技术,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6毫米—2060兆帕锌铝多元合金镀层钢丝索股,其耐腐蚀性能达到此前热镀锌铝合金钢丝的2倍。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总用钢量是国家体育场“鸟巢”用钢量的3倍。其中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长约5公里,分为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标准管节长165米,立起来就是一幢55层的大楼。

最终接头的对接就像“海底穿针”,误差要控制在“毫米级”。为了实现这一高难度目标,建设者们历经2年技术论证、1年联合设计,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沉管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新工艺。

“通过基于北斗测量的控制系统,我们实现了15个管节的‘毫米级’平面安装精度。”宋神友说,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在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新型材料、大型装备和最终接头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始创新,有力推动了我国沉管隧道技术进步,丰富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黄金内湾”提升含金量 大湾区加速一体化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提升一体化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2024年6月19日,在中山翠亨新区大尖峰顶拍摄的即将通车的深中通道夜景。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作为连通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深中通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东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自构思设计阶段,便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随着这一通道的通车在即,珠江口“黄金内湾”的“含金量”将得到极大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

“记得小时候我父母带我去中山温泉,从香港出发一个小时到澳门,再转车到珠海特区,再过关转到中山,从香港到中山要走接近一天时间,现在我带孩子去中山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说,“粤港澳大湾区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习惯。”

深圳、中山隔珠江口相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深圳和中山上演着“双城记”故事,两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LED、半导体、电容器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由于业务拓展,公司从领导到员工,每周都要往返深圳、中山多次。

“即将开通的深中通道,对我们来说就是黄金大道,以前,从深圳市南山区的研发中心到中山的工厂,要两个多小时,深中通道开通后,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以内。”公司总裁办主任袁茉莉介绍,2017年以来,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销售额从每年五六亿元攀升到十几亿,为拓展产业空间,公司在中山市建设了近百亩的工厂。未来会形成总部在深圳宝安中心区,研发中心在深圳南山科技园,生产基地在中山翠亨新区“三点一线”的布局。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说,发挥深中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关键作用,深圳将推出更多便利两地市民出行往来的新举措,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协同推进产业创新合作,结合深中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营商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交流合作,营造“跨市无感”的生产生活环境……深圳正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中山深中经济合作区,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比亚迪中山工厂二期加快建设、诚亿平板显示器件项目顺利封顶。凭借着区位和空间优势,以及较好的产业基础,目前已招引优质企业71家。深圳牵手中山,合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共同培育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能源等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分钟车程,缩短的不仅仅是深圳和中山的地理距离。“深中通道实现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让隔江相望的深圳和中山握手紧密连在一起,开启了深中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新里程。”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说,中山将坚决落实好省委部署的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更加主动地推进深中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

“深中通道也是中山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山的黄金大道,中山将抢抓深中通道这一历史性机遇,将区位优势转化成高质量发展胜势,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作出中山积极贡献。”郭文海说。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500公里,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广深高速、广珠东线、广珠西线等通道一起,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串珠成链,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新格局,进一步推动珠江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

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南沙区位于其地理几何中心。通过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南沙将实现直接接驳深中通道,与深圳、中山在伶仃洋上“牵手”。预计年内建成通车后,南沙前往深圳的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前往中山城区的车程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进一步便捷了南沙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助力南沙建设‘融通全球、联通港澳、直通湾区’的综合交通立体体系,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战略支点。”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说,深中通道通车,也为南沙更好融入“黄金内湾”带来机遇,推动南沙加快生物谷、数字谷、健康谷与万顷沙南部片区规划与产业导入,承接东西两岸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广深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带动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

“面向世界开放是南沙的重要使命和独特气质,深中通道通车将进一步提升南沙内联外通开放能级,助力南沙加快建成大湾区的能量核心和新增长极,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刘炜说。

深圳与珠海分处珠江入海口的东西两端,深中通道通车后,珠海东部与深圳西部之间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到1小时,深圳和珠海将进入“一小时生活圈”,深圳与珠海城市间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创新创业支撑得到极大提升,深圳、珠海两大经济特区将迎来史诗般握手,两地之间的要素流动将更加通畅。

珠海市委书记陈勇5月曾带队赴深圳考察学习,他表示,珠海将与深圳加强全方位合作,携手抓好横琴、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港深、澳珠协同发展,积极谋划深珠通道建设和空港、海港深度对接,强化产业科技合作,共促创新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大局。

“珠海将自觉承担起珠西战略启动点的核心重任,在牵引珠西、粤西地区发展担起‘头雁’责任,激活‘雁阵效应’,在带动珠江西岸片区加快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陈勇说。

“短板”变“潜力板” 珠三角带动粤东粤西蓄势腾飞

当前,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瞄准制约城乡区域发展的难点痛点,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同时,进一步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增强珠三角对全省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中通道开通,连接的不仅仅是深圳与中山两地,更是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命脉的强势激活,将改写阳江、茂名、湛江等粤西地域与深圳的时空联系。此外,粤西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港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的中心,深中通道也将催化几大城市群融合共生的新篇章。

2023年7月23日拍摄的深中通道建设现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以前深圳到粤西,要走虎门大桥或者南沙大桥,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深圳新景界创景国际旅行社的总经理助理黄楚平,作为资深旅游从业人员早已嗅到深中通道通车后为旅游行业带来的“超级流量”。

黄楚平介绍,从去年开始,他和团队小伙伴们就谋划深中通道开通之后的旅游产品,不止于深中双城,更深入到佛山、江门、珠海、阳江,挖掘隐藏在深巷中的美味,探访被岁月雕琢的古迹,体验美丽乡村的宁静。“深中通道开通在即,10多条粤西纵深旅游的线路已经推出,而且获客很不错。” 黄楚平说。

当前,大湾区要提升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和对外竞争力,缩小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差距,是无法绕开的一步。在大湾区深中通道构筑起均衡协调、面向未来的高速交通网络,将重构珠江口两岸产业协同格局。

高速发展40多年,深圳完成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跨越升级之旅,逐步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但高速发展的另一面,深圳也面临着土地空间有限的瓶颈。

“装备制造企业有些环节不适合上楼,只能找土地资源空间充足的地方”,深圳市志奋领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唐善斌考察江门后表示,“江门建设‘一楼工厂’很有优势”。深圳市利和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宜潘说:“我们研发总部在深圳,生产在江门,非常便捷,这是一种共享共赢的模式”。

作为中国侨都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市也伴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迎来了“大桥经济”窗口期、黄金期。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表示,江门将乘势而为,落实好大湾区规划纲要,抓住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通车重大机遇,发挥区位、产业、土地、水源、能源比较优势,加快与深圳、香港共建现代产业合作区,建设港澳居民、华侨华人发展新平台,加快发展农业食品、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产业,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江门力量。

深中通道所带来的交通便捷性以及江门独特的文旅资源禀赋,也吸引了深江两地旅行社的关注。江门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飞说:“新会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古兜温泉度假区都是省内知名景区。我们前期已经和深圳、香港的旅行社对接,计划推出深江两地游、江门深度游等线路,吸引更多深圳、港澳的游客来江门旅游。”

赤坎华侨古镇旅游度假区副总裁乔建伟表示,深中通道通车后,江门到深圳的车程将大大缩减,结合已落地的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江门将进一步成为大湾区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门户,推动大湾区文化交流,为文旅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创造更多机遇。

一桥飞架深中,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在缩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加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新的征程上,广东坚定信心、踔厉奋发,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记者陈凯星 肖思思 田建川 参与采写:毛思倩 王丰 周颖 王浩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隔热隔音门窗

门窗品牌

系统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

上一篇: 茂名70年大事记|10万人肩挑手推,成就茂名“生命之库”
下一篇: 茂名市消防救援支队2024年2月份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公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