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中对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积极采用科学方法,不断完善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技术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
建筑门窗传热系数的构成门窗传热系数是反映门窗保温性能的重要体现,是评定门窗热流动性能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表征门窗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要想减少室内、外温差而造成的热量流动,就必须提高门窗的热绝缘系数或者降低门窗的传热系数。
就目前我国普通居民所安装的窗户来看,其基本的构成部分主要有玻璃和框扇,窗户传热系数的降低和这两部分构成具有密切关系。当窗户的玻璃和框扇的传热系数都比较小时,窗户整体的传热系数就会比较小,而玻璃的传热系数一般情况下都差不多,因此在影响窗户传热系数的因素中,窗框的传热系数对其影响比较大,因此当窗框的传热系数比较大时,为了实现窗户的总体传热系数的降低要尽可能地减小窗框面积;相反,当窗框传热系数较小时,其面积越大对于窗户整体传热系数的降低越有利。
门窗传热系数的检测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门窗节能有关标准,门窗传热系数的检测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通常情况下,采取标定热箱的方法,模拟冬季的室内外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门窗试件进行密封处理后,一定的时间内让两侧的温度、空气条件等保持相对稳定,然后测出门窗的传热系数。以此判断门窗的保温性能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
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影响因素
1、 传感器校准与热流系数的标定
传热系数检测过程即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温度和加热器加热功率等数据进行最终结果的计算,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功率传感器性能良好是采集准确数据的前提,因此检测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功率传感器等需要进行定期校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附录B规定了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筛选、比对试验方法,可采用标准功率传感器对加热器的功率传感器进行校准。
检测装置中热箱外壁热流系数M1和试件框热流系数M2直接参与了最终结果的计算,因此他们的标定对于传热系数的检测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箱体材料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多慢慢发生老化,也需要进行定期标定,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标定,为相关检测工作的进行提供条件。
2、 气密性与试件安装
在门窗传热系数的测定过程中,安装试件是整个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气密性关系密切。为客观真实地检测出门窗的传热系数,在检测过程中必须确保门窗安装的气密性。因此,在试件安装到位后,要对安装过程中所有缝隙进行密封,对试件与试件洞口周边之间的缝隙宜用已知热导率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条填塞并密封,试件开启缝隙应采用透明塑料胶带双面密封,保证热量不会通过这些缝隙对流损失掉。
3、 填充板
填充物质的选择对于传热系数的检测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对填充物进行选择时要尽可能的选用热导率已知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了确保填充板在使用过程中热导率不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测过程的进行,应该在填充板使用前,对其充分陈化。
4、 试件的测量与计算
试件的面积参与了最终传热系数的计算,如果测量、计算不正确,将会导致门窗的传热系数结果出现一定误差。因此,用满足精度要求的钢卷尺等来测量,使用前须校准合格,尽可能多测几次以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输入系统。
5、 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与粘贴
在确保温度传感器性能完好的前提之下要让传感器的布置尽可能的合理,尽量均匀布置,冷热对称布置。在对其进行粘贴的过程中要注重粘合物的使用,从而防止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出现脱落,可能导致采集不到被测部位的真实温度,从而影响传热系数结果的准确性。
6、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检测装置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标准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应控制在(20±1)℃,冷箱空气平均温度应控制在(-20±1)℃,温度流动幅度不应大于0.3K。
7、 采集数据的选取
数据采集点的选择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次数过少不能排除数据偶然性的影响,对于准确数据获得会有一定的阻碍。在对数进行采集时要依据相关的标准,所测得数据的次数应在传热稳定后,每30min测量一次,不应该少于六次。
建筑能耗中,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与室外环境热交换消耗的能源占很大份额。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真实准确的结果。检测过程中,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传热系数测量的影响,注意检测时温度、空气等条件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门窗的利用价值,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结语建筑门窗传热系数检测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将门窗传热系数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融合到工作中,提高检测水平,对门窗保温性能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