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酝酿三年终挂牌 成最优惠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酝酿三年终挂牌 成最优惠新区 更新时间:2010-6-20 0:00:17 中国有了第三个“浦东新区”。
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这个幅员1200平方公里的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国务院已在今年5月17日批准通过《重庆两江新区总体方案》,重庆在刻意保持低调多日后,在直辖13周年的这一天正式公开,以迎合“双重喜庆”。
两江新区被赋予的战略定位相当高。据国务院批复文件,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要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要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按照这一定位,国家将在这里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
“两江新区将是三大新区中政策最优惠的新区。”重庆市市长黄奇帆6月18日表示,即将在两江新区率先实施的住房双轨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及对外开放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不仅对于西部,甚至对于全国都将具有示范意义。
作为新区启动的第一步,黄奇帆透露,重庆已计划投入100亿元的启动资金,于近期进行两江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铺设。
“我期待着在未来的1到2个月,在这里,将会有十来个上百亿的工程像放鞭炮一样地展开。”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表示。
“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推进到了内陆腹心地带。”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廖元和评价说,作为国家区域均衡战略的重要布局,与浦东、滨海鼎足而立的两江新区,有望深刻改写西部的面貌和中国经济增长及社会变革的基本格局。
“全国政策最优惠的新区”
两江,指的是长江、嘉陵江交汇之地。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550平方公里。
黄奇帆介绍说,两江新区自南向北分为三个板块,一个是沿嘉陵江的滨江板块,为现代都市服务业的区域;中间地带是现代都市区;靠北一带则是先进制造业板块。
在功能定位上,这三大板块又被细分为十大功能区。包括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功能区、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北部新区、空港新城、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悦来会展城、蔡家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水复生态产业功能区和木古出口加工功能区。
两江新区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计划到2020年,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万亿。
这是一个飞速度。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起步之时,GDP仅60亿元,用近20年时间,发展到现在的4000亿元。而官方统计,两江新区现在GDP为800亿元,十年间要达6000亿,必须以20%以上的年增幅冲刺。
“浦东和滨海过去有的我们可以有,如果浦东和滨海以后又新产生一些什么政策,我们也可以比照。”黄奇帆说,这样就使重庆的两江新区可以始终保持国家最优惠的政策。
作为示范和窗口,两江新区的关键仍是“创新”。
“在内陆建设开放高地,要采取以内需主导的持续发展模式,有许多改革、开放上的创新动作。”黄奇帆说。
他举例说,重庆目前正在推进住房供给双轨制的改革,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主城区规划建设21个公租房基地,其中8个摆在两江新区内,可解决数十万人口的居住问题,两江新区将成为重庆住房制度改革的示范基地。
两江新区未来常住人口规模达40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士及农民工,旨在推动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也将率先在两江新区实施,从而充分激发新区的发展活力。
黄奇帆表示,两江新区还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比如由重庆海关联合沿海地区积极探索两地保税区一体化通关运行模式等。
两年酝酿 一度推迟
两江新区的酝酿,用了两年时间。
1997年直辖以来,财力薄弱的重庆一直希望打造一个推动区域快速发展的引擎。
由于地形多山,可用地少,重庆城市的承载压力很大。重庆母城的人口密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超过5万人/平方公里,都市区亟须向外扩展。开阔平坦的北部便跃入了决策层的视野。
作为今天两江新区的雏形,2001年,重庆北部新区应运而生,参与过北部新区成立调研的工商大学教授韩愈辉说,“这一新区特点就是学习浦东模式。”
北部新区规划用地为由嘉陵江所环绕的北部大半岛的纵深部分,总规划占地面积为136.6平方公里。但经过七八年的高速发展后,土地指标基本用尽,一些传统产业面临二次搬迁。
2007年重庆被批准为城乡统筹综改区,以北部新区为基础,成立一个比肩浦东、滨海的新区的愿景便被勾勒出来,重庆开始规划相关草案。
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重庆提出了“314部署”,即希望这个中西部唯一直辖市,成为统筹城乡的直辖市、西部经济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为落实这一部署,在同年6月,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了由多个部委的200多名官员组成的调研组到重庆,进行了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研。“两江新区”的命名就在此时由国家发改委提出。
2008年底,温家宝总理到重庆调研,要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两江新区事宜。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设立两江新区”。
2009年4月,重庆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交了两江新区总体方案。
“两江新区本计划在2009年底获批,但因为在新区如何布局万亿产值的产业这一问题上,思路还不明晰,所以推迟到了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政府的一位官员透露说。
“放鞭炮”式的前期项目潮
两江新区重点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培育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中科院西部经济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缩小区域差距,扩大内需战略的奠定,西部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两江新区要完成这一宏大的使命,产业布局尤其关键。
与当年浦东与滨海在几乎一片空白上启动不同,两江新区大部分为建成区,既面临老城改造,又有新区的发展,因而给规划及功能布局带来很大困难。
现在公布的两江新区产业,为“5+3“产业布局,即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
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6月18日透露,经过前期与国家部委的对接,新区一些重大项目,已经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黄奇帆则补充,“国家给重大政策就蕴含着重大项目,有了保税区,我们才会签来了1万亿销售值的惠普电子工业加工贸易。”
在建成区上建设新区,涉及的另一大难题是行政体制。两江新区范围内涉及现有的三个行政区、三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园区,如何理顺管理体制,直接关系新区未来运作的成败。
最终,在18日公布的方案,是实行“1+3”管理体制,搭建“三拖一”的开发平台。
“1+3”的“1”,是指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
“3”则是指在开发任务上,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平行推进。两江新区的社会管理事务,依然由上述三个行政区管理。
在6月13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决定由黄奇帆任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重庆市委常委翁杰明兼任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这一体制方案保留了原有的行政区架构,以避免新区在启动之初就卷入到复杂而棘手的行政机构整合和人事变动的漩涡之中。
“调整行政单元现在还不可行,如果这会儿把老城区拆拆并并,会涉及到上百个局级干部的调整,上千个处级干部的换岗,行政区整合也很复杂。”黄奇帆解释说。
但很多学者指出,这只是暂时的过渡模式,行政整合最终将不可避免。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