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处于牛市起点 水皮:哀其不幸 曹仁超:闷局打破
现在处于牛市起点 水皮:哀其不幸 曹仁超:闷局打破 更新时间:2011-3-26 10:56:0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A股今年有望领先全球 现在处于牛市起点 申银万国李慧勇:通胀可控 消费板块可期 水皮: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桂浩明:通胀滞涨 必须重视的投资话题 苏渝:市场现在很舒服 姜韧:二季度A股面临通胀之坎 曹仁超:A股闷局有望下半年打破 私募一哥常士杉:投资唯一能确定的是如何割肉
A股今年有望领先全球 投资人不妨激进一点,面对下跌要动心 黄婷 2011年,A股将何去何从? 3月19日,第一财经俱乐部《财商》系列论坛广州站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由第一财经俱乐部与华泰联合证券联合举办。论坛上,华泰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监刘正毅、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周末主编周增军、华泰证券研究所投资咨询高级研究员郝国梅分别就2011年的投资进行了展望。本次论坛由第一财经日报北京分社财经部主任柏亮主持。 刘正毅通过对全球局势以及国内政策和相关数据的分析之后指出,国内资本市场今年即将领先全球。 郝国梅也认为,今年A股没有太大的系统性风险,应该是一个震荡市,而投资者在对待市场下跌的时候应该要动心。 周增军则从独立角度分析指出,2011年A股市场中枢将缓慢上移,二线蓝筹有戏,超预期品种难觅,新能源和移动互联在未来数年内有潜力成为全球超级投资主题。 话题1:面对当前的A股市场应该如何操作? 刘正毅:市场总是在最绝望的时候有一个惊喜的表现。我觉得这个市场在短期内或许真的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底部了,所以依短期的趋势,我的建议是投资人在这时候不妨激进一点,适时地放大自己的仓位,掌握这一波上涨的趋势。 在板块的部分,我会选一些盈利水平比较低的板块,同时回避一些盈利水平比较高的板块。我一直看好水泥、煤炭、化工等一些盈利低、估值很高的板块,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选择。而券商股,在目前这个所谓新周期起点的时候,也不妨多关注。反而是目前盈利水平高的板块在现在的周期我不太看好。 周增军:看来我们对市场都还是比较乐观。建议大家多关注航运股,尤其是远洋运输类,因为全球国际贸易活动将逐渐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从而向正常水平回归,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另外,也建议大家多关注银行股的机会,我认为,银行股目前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各种比较坏的预期,估价修复的动力正在逐渐增强。 话题2:日本大地震后,市场对日本核危机的问题极为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核能板块? 刘正毅:原先我们看好的都是核能,因为核能是最干净的替代能源,这次事件之后,短期之内市场对核能还是比较有疑虑。其他一些新能源在短期内会更受市场关注,但是,这些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利、风力都有发展的瓶颈。但我觉得在这次事件后,投资者可以关注电力输送即西电东运,我觉得这可能会借此契机成为一个比较直接的议题。 郝国梅:核能是最经济、最干净的能源,已经在建的核项目,在近期的负面因素过后,在中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的。一些基本面比较好的核电公司,股价最后还是会回归价值。 周增军:核能本来是我很看好的领域,其他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一是利用效率低,第二不能完全由人来控制。另外,从各种能源占比情况来看,中国大力发展核能这一点是不会因此而彻底改变的。如果从时间的角度回答,我觉得可以在半年到一年后重新买进核能股。 话题3:医药股的调整是否已经到位? 郝国梅:我觉得医药股的估值还是偏高的,筹码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松动,但是投资股票看的是未来的预期。 从选股上,应该从大的消费和医疗保健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偏中药类的、有品牌的公司可以反复关注。另外,与民生、医疗保健相关的医药股,特别是医疗器械类的股票也可以关注。 话题4:为什么去年A股在全球市场中表现这么差? 刘正毅:去年A股整体表现是比较差的,但是实际投资中大家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去年年初,小盘股跟大盘股的估值比率大概是1.5倍,而到了年底,则超过了6.5倍,去年小盘股大概跑赢大盘67%左右。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A股其实是涨了。 我认为今年A股没有太大的疑问,以当前指数的位置,A股重回到2007年或许有一点机会,4000点也并非遥不可及。 周增军:A股为什么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比别人跌得多,到目前又比别人涨得少?很简单,这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系。 美国股市中消费类公司的市值占比比较大,微软、苹果、谷歌等都是市值很大的股票,而中国的大市值股票则是银行、地产、钢铁等周期性行业,所以A股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就伤得比别人重,也没别人恢复得快。 我们现在假设在火星上有一个基金经理,他有一大笔钱,需要在地球上配置,那么,他该投资什么呢?铜、原油、黄金,涨幅已经太大,不好买了。从我的角度看,大概只有两大类资产能成为他不错的投资标的:一个是美国的房地产,另一个是中国的股票。 话题5:美股是否存在见顶迹象?对A股有何影响? 刘正毅:美股基本面上的消息其实还都不错,包括其劳动力市场在持续改善,房地产也没有太恶化的状况。但可以看到的是,2月份美国的ISM非制造业库存指数已经到了52.5,基本上到了接近历史新高,而美国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还是靠补库存,所以这部分存在蛮大的压力。 另外,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在侵袭美国,美股靠超宽松的货币支撑起来的市场气氛短期内可能会受到破坏。另外,最新的全球经理人的调查,几乎是一面倒看好美国,在这种一致看好的情况下,市场基本上会反过来表现,我相信美股不太可能会出现一个大幅的下滑。这对A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现在处于牛市起点 本报记者 贺辉红 黄道林,国诚投资咨询公司投资总监,1996年起从事证券投资,推崇三点论投资,拥有自成一体的趋势软件,对于波段趋势的把握有独到见解。 近一个月来,市场走得甚为纠结。从历史来看,市场不会长时间在一个区间内震荡。未来市场究竟会怎么走?深圳国诚投资的投资总监黄道林表示,现在可能处于牛市的发端。 中国证券报:现在的市场处于怎样的阶段? 黄道林:现在的市场处于牛市的起点。主要有五个理由。 一是基本面因素。大牛市拉动内需是目前经济形势的需要,以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基本上出现拐点,拉动内需是希望所在,而一轮牛市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这些牛市基础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二是资金面因素。地产调控,特别是限购令,这一狠招基本堵住了投资、投机房地产的大门。2010年10月的那波大盘蓝筹的逼空行情其实是在地产调控的背景下产生的,可以认为那就是这轮牛市的预演。这次房地产调控比较彻底,A股行情级别肯定不是去年10月可以相比的。这次房地产的限购令实际就是这轮牛市的发令枪。 三是技术面的因素。上证指数2007年11月见顶以来,经历了近四年的震荡整理,向上突破概率大。2001年至2005年也是经过了四年的调整,大盘走出了一轮超级牛市行情。空间上,上证从6120点跌到1667点,现在还在3000点下方,中小板已先行走牛,道指走出历史最牛的V形反转,通常A股滞后美股一年,A股跟着美股走牛并无逻辑上的障碍。而大盘蓝筹无论是股价还是估值都在历史底部。 四是情绪面因素。经这几年的结构性主题投资,已充分展示了牛市氛围,特别是中小板先行走牛积聚了人气。人心思牛,全流通之后,大股东小股民利益一致,需要一个真正的牛市。 五是大宗商品期货2006年见顶时,A股发动了那波超级牛市,现在的情况很类似。国家控制通胀的决心也可能使商品期货走低,这同样可为牛市提供信心。 中国证券报:牛市启动有何迹象? 黄道林:牛市难言顶,顺着趋势做,什么时候有趋势结束的迹象,就什么时候改变策略。牛市启动的迹象是,技术上调整相当充分,各路指标都到了变盘共振点,空间有足够的想象力。结束的迹象其实更容易观察,如果大家都疯了,牛市也就结束了。 中国证券报:引领新一轮牛市的品种将是什么? 黄道林:券商股是股市的晴雨表,牛市里它涨得比谁都快,熊市中跌得比谁都惨,我们站在牛市的起点上,关注券商股自然在情理之中。此外,油价突破100美元后,新能源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重点在太阳能。太阳能无处不在,技术一旦得到突破,这也许是革命性的。日本的这次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核能的忧虑,这更增加了我们对太阳能的期待。 中国证券报:现在全球环境依然复杂,比如利比亚乱局、日本大地震,这些都可能引发大宗商品上涨,难道你不担心通胀会杀死牛市? 黄道林:利比亚战争其实跟伊战、阿战没什么区别。西方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什么人道,而是为了石油。这对大宗商品上涨是短暂的急速的,全球能不能抗住通胀还是在于各国政府的政策,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政策。如果美国无节制地输出通胀,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我对抗通胀倒是相当有信心,中国政府抗通胀的决心和能力更让我们对这轮牛市充满了信心,最近大宗商品期货的调整就说明了这一点。至于日本大地震这种突发因素更没可能杀死牛市。相反从商道上讲,我们的机会更多些。
申银万国李慧勇:通胀可控 消费板块可期 本期北京圆桌邀请了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兴业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高级投资经理杨定光以及东北证券新能源分析师潘喜峰。李慧勇称,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判断可概括为通胀可控,增长可期,预计全年CPI上涨4.5%,GDP增长9.6%。杨定光认为,2011年应特别重视选股,看好消费品种。潘喜峰表示,日本核泄漏事故可能为光伏等行业带来超预期发展,而锂电池等行业的发展高点则会在2013年到来。 通胀可望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的通胀水平可望得到有效控制,而经济的增长动力也将继续保持。预计今年全年CPI上涨4.5%,上半年上涨5%,下半年上涨4%,而GDP增长9.6%,全年呈现前高后低格局。 解决通胀问题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宏观方面:货币条件趋于正常化。实证研究表明,M1、M2增速剪刀差领先CPI6个月左右,M1、M2增速剪刀差的回落意味着流动性导致的通胀压力已经得到控制。从微观方面来看,旱情的缓解以及总体上充足的粮食供给也将降低通胀恶化的可能。国家气象局最新旱情监测公报显示粮食主产区已经不存在旱情威胁,夏粮丰收在望,这降低了粮食冲击形成新的通胀压力的可能。居住支出权重提高,使得居住价格对CPI的影响增加。但根据历史经验,居住价格变化滞后于房价的变化,随着房价回落,居住价格涨幅也将得到控制。 伴随通胀风险降低,市场的关注点将从通胀转向经济增长。短期来看,由于货币紧缩以及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及4万亿元投资结束,新开工项目减少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使得经济短期内可能存在一些阶段性的波折,但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的起点,总体趋势向上,即使调整,其幅度和时间都将明显小于2008年。 根据前面对于通胀的判断,紧缩压力最大的是上半年,待2季度末3季度初通胀稳定之后,紧缩压力将降低。资金面压力将缓解。2011年国家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商品房投资下降对投资的不利影响。消费性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决定了消费性投资的重点,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等设施及服务都将成为消费性投资的重点领域,这些都将能够对冲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 杨定光: 偏好消费 精选个股 下阶段,我们比较看好消费品种,而对与投资相关的品种比较谨慎。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以来工程机械、水泥等板块本身涨幅已经相对较大,估值都不便宜;另一方面二季度投资数据不会太好,保障房大规模开工要等到三四季度,而商品房投资会在二季度出现一定下滑,投资这块二季度是个空档期。 在本轮通货膨胀进程中,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由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适度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件好事,这说明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普通民众收入增加了,从而可以刺激消费,进而带动经济良性发展。因此,在行业选择方面,消费依然是具有确定性成长的板块,可以说,未来10年-15年消费领域里很多上市公司会持续快速增长。 在整个消费板块中,我们比较看好酒类和零售。在消费板块中,我们更看好的是中低端啤酒。可以预料,未来啤酒的价格肯定会逐步上升,目前一些低端啤酒的售价甚至低于矿泉水,这简直是另一个版本的面粉贵于面包,这种不正常的格局必然会改变。另外,一些既便宜又有定价能力的高端白酒品种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像茅台这样持续加价依然供不应求的企业,自然值得重点关注。 医药及相关产业也是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板块。随着医保体系的建立、中国老龄化趋势的显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全球最大的医药制造商辉瑞目前总市值是1594亿美元,2009年销售收入规模为500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78亿美元,净利润86.4亿美元。我相信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医药产业未来必然是个大行业,而上市公司最有可能培育出未来的行业翘楚。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药行业里挑股票应该非常看重公司调研,很多公司虽然享受着医药股的高估值,但其实干的就是一个制造业的活。对于医药行业公司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技术壁垒、渠道等问题,只有真正有成长动力的公司才能获得高估值。 总之,2011年要特别重视精选个股。受流动性预期收缩影响,今年的行情要比流动性充裕时难做得多,靠估值提升来获取收益的模式在很多股票上难以为继,因而对公司本身的挖掘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要重视业绩提升所带来估值提升的投资机会。 潘喜峰: 太阳能光伏发展或超预期 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件短期内确实给世界核电发展带来负面影响,A股相关板块的弱势说明了这一点,但中长期的判断目前还很难下结论,中长期核电发展趋势将做何等改变还取决于日本事件的后续发展。 但此事件却凸显出太阳能、风能等其他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清洁、安全。就太阳能光伏行业而言,发展格局正变得更加均衡,而国内多晶硅产品端的发展潜力也依然巨大。 此前,市场对今年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并不十分乐观,德国的需求总量同比可能持平甚至略有减少,这对国际光伏产品的需求有较大打击,但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放弃使用核能,太阳能光伏则可能迎来更大发展空间,此外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而在国内,整个太阳能光伏行业并不简单地处于过剩状态,上游的多晶硅产品端依然需要大量进口,这也是目前较好的投资领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能源领域则是锂电池行业。目前油价持续高企,日本地震以及震后重建过程中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力可能越来越大,这也刺激了锂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今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标准推出和基本设施完善年。因此年内板块的政策性交易机会非常值得关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板块的后续表现仍值得看好。除了国家政策之外,地方政府也可能出台例如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优惠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在时点方面,2013年可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高点,今、明两年将重点解决充电桩等基础建设问题以及各地区电池标准统一问题,待基础工作完成之后,到2013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