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官员IPO节奏不会因破发而变化

证监会官员:IPO节奏不会因破发而变化

证监会官员:IPO节奏不会因破发而变化 更新时间:2011-1-23 13:21:03 此信息共有3页[第1页][第2页][第3页]  导读:  挡不住的IPO经济 证监会官员:IPO节奏不会因破发而发生变化  IPO重启一年半:73股上市7日即破发  破发元凶揭底  IPO集体破发背后 打新中毒三步曲  新股破发 一场弱肉强食的拉锯战  新股频遭捧杀细数机构高询价八宗最  高询价引史上最惨破发潮三招规范机构漫天喊价  皮海洲:靠新股破发难纠正三高发行  鲁桂华:新股破发大快人心  华锐风电高管回应股价下挫 2010年利润约达30亿元   2009年7月以来破发最严重的30只个股  抄底破发股的三大秘籍

挡不住的IPO经济 证监会官员:IPO节奏不会因破发而发生变化  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通胀高企,政策紧缩,新股破发不断,股指迭创新低。  当前的股票市场,似乎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  继1月7日上市的安居宝拉开新年上市首日即破发的帷幕,此后IPO的猛料便接连被抛出。  10日上市的海立美,13日上市的华锐风电、秀强股份,18日上市的5只新股更是集体告破,其中风范股份首日跌幅达14.4%,夺得2009年A股市场恢复IPO以来首日上市新股的跌幅冠军。  《华夏时报》记者综合各项数据发现,截至1月18日,2011年新上市的股票一共有21只,其中13只破发,破发率高达62%,这在A股历史上从未有过。  相伴而随的是,新年以来至1月21日,上证指数跌幅达到3.3%,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更是重灾区,跌幅分别达到10.66%、9.95%。  市场短期的低迷正在到处蔓延,网络上更盛传1月20日有三位不同地域的投资人因资金链断裂跳楼。如何认识当前的市场特征?未来一段行情会如何演绎?《华夏时报》综合采访的结果显示,当前的下跌已然不容乐观,接连破发并不意味股指见底。  破发不变IPO节奏  2011年的这轮新股破发潮是自IPO重启以来的第三轮新股破发潮。  前两次发生在2010年,相对较近的一次是5月到7月,前一次是1月底到2月上旬,以主板公司为主。  记者注意到,除去当时市场正处于下跌调整期外,去年2月的破发潮与1月新股挂牌数多达37家--创下A股历史上新股上市最多的1月份纪录有关,这一趋势的延续,也造就了2010年IPO数量和募集资金创历史新高。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0年共发行新股347只,其中主板26只、中小板204只、创业板117只;募集资金总额达4921.30亿元,平均每只新股募集资金14.18亿元。就发行市盈率而言,创业板达到71.08倍,主板亦达到40.73倍。就上市首日涨幅而言,主板新股最低,平均为26.65%,最高是中小板,平均涨幅43.37%。  进入2011年,新股发行再次加速,元旦后第一周仅4个交易日就发行了11只新股,募集资金203亿元。而据沪深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1月24日至28日这周,IPO更将达到14只。  难怪记者在采访中不断听到机构投资者叹气称,此种发行安排,可谓密不透风。他们同时向记者反问,新股上市不断破发,监管层会否选择暂停发行?  1月20日下午,记者就此询问证监会一位官员,他透露,今年的IPO节奏不会因为近来破发而发生变化,就像2010年初也出现了破发潮,而IPO并未停步而是加快了。  此前,清华大学金融系教授、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曾向记者明确指出,2011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将不仅体现在价格的水平上,也会体现在扩张的步伐上。在他看来,资本市场需要扩张,需要用这个办法来逐步化解货币存量奇高的难题。  记者注意到,1月13日-14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对2011年重点工作做了八大方面的部署,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此外,会议还提出推进国际板建设。  曾为发审委委员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主管合伙人封和平向记者预计,2011年沪深股市IPO整体融资金额仍可超过4000亿元,全年新股发行将达到320宗,其中30宗在上海发行,其他290宗将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发行。  基金申购热情大降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对于破发并非无动于衷,甚至可谓乐见于此。  1月18日,证监会网站将最近核准IPO的31家创业板公司批文一次性集中挂出来。这31份批文早在2010年11月16日到12月23日就已审核通过且已陆续安排发行,至今还未发行的不超过10家。  在岁末突击发行的31家公司都集中在创业板,用意或许是通过集中发行改变供求关系,用高破发间接地为创业板的三高降温,并倒逼发行人和询价机构今后更为谨慎地定价。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  据网上调查显示,超过78%的散户投资者认为18日5只新股尽数破发的现象合理;超过85%认为机构定价太高是破发的主要原因。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向记者指出,新年以来,破发频繁,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走势太差,新股上市之后投资者认购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价过高,上市后有回归理性的要求。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新股询价机制改革后,机构报价和申购结果挂钩后,新股高发行价代替首日爆炒成为新的症结。新股破发是对这种机制的反应,将对询价机构形成反作用,当出现新股发行失败时,新一轮改革将不得不进行。  在他看来,新股发行机制改革之后,首日爆炒的现象消失了,但是发行价过高的问题随之而来,这相当于将二级市场的利润转移给了一级市场,对投资者不利,而对上市公司和承销商有利。  但是,随着新股破发的加剧,最终会出现新股发行失败,如果是代销发行,那么发行失败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而如果是包销发行,那么发行失败就要让承销商吞下剩余的股份,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杨德龙表示,新股发行价过高,其实就是个典型的博弈论问题,即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对于单个机构来说,报高价是理性选择,但是所有机构都这么做,会导致发行价过高,那么,打新股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他还向记者透露,由于近期新股破发的状况愈演愈烈,基金参与新股申购的热情大幅下降,现在大部分基金只选择参与估值合理、增长确定的新股,报价方面宁愿认购不到新股,也不愿报高价。  这样下去,新股发行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在新股询价的各方博弈和改革之后,新股发行价过高的问题有望最终得到解决。  真正买点还未来到?  伴随着2011年21只新股中13只破发,上证指数截至1月21日,跌幅达到3.3%,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暴跌10.66%、9.95%。  记者综合机构及散户投资者的采访反馈,发现不少人都在讨论,连续破发是否意味着大盘见底,且就此争论得十分激烈。  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表示,历史上看的确如此,但以前的规律显然已不适应现在的市场,当时市盈率受管制,现在却可以达到几十倍、上百倍,所以难有反弹行情。  记者查询历史资料看到,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为集中的破发期,对新股发行价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间接的负面效应可能就是误伤了本已疲弱的市场信心,从而给市场整体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这种趋势所造成的心态疲软,已然体现在当今的市场中。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也认为,近期市场上新股破发、市场已经见底的说法可信度不高,因为破发个股主要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为主,不能就此认为大盘已经见底。  复杂的市场背景让各路从事投资的人马都处于纠结之中。  银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主管张林昌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大家都陷入了尴尬,估值低的股票真正的买点未到,大趋势好的股票,估值很高,面临较大的风险。2011年在经济可能很平庸的假设下,未来投资需要去寻找成长与估值相匹配的投资标的。  对于当前市场中小盘股和大盘股之间严重的估值分化,张林昌认为,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转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恐惧和对转型成功的憧憬,这种市场情绪极大地改变了投资者对相关行业业绩成长性的预期,进而体现在行业估值上。  在张林昌看来,在资金的追逐下,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已经被市场赋予了乐观的业绩增长预期和较高的估值水平,但是能够真正实现高成长的企业将是少数,他认为,那些依靠讲故事而获得暂时估值泡沫的企业,尤其是高市盈率发行的新上市公司,在泡沫破灭后股价会大幅下降。  张林昌强调,只有那些能够用财务数据证明自己核心竞争优势和成长性的企业,才能持续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张林昌觉得,一季度理想的投资策略是保持均衡的行业配置,卖出部分基本面支持不扎实的高估值品种,买入部分低估值品种。  博时创业股票基金经理孙占军也向记者强调,当前的市场特色首先是针对去年结构性牛市的调整--2010年全年虽然指数下跌了近20%,但是近55%的股票却是上涨的,当估值遇到天花板后,回落就成为必然。  其次是市场结构变化导致:以基金为例,去年底在消费、新兴产业和周期类的配置上三分天下,但周期类市值占比却超过2/3,这种过度错配已经埋下较大隐患,一旦市场低迷,大幅度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是对政策预期的调整,在没有新的政策刺激下,市场只能选择调整。  孙占军向记者总结说:我们认为结构性调整尚未结束,未来市场指数虽然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高成长、高估值的中小盘股还会回落。  杨德龙也指出,目前市场处于最黑暗的时期,通胀高企,政策紧缩,但是考虑到良好的经济面,和涨声一片的全球股市,上证指数有望在回补10月初2656点的跳空缺口之后展开反弹。目前不应过于悲观,可以积极布局跌入价值底部的二线蓝筹股,以及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高铁等板块。

IPO重启一年半:73股上市7日即破发  新股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不久前债基还靠着打新在2010年笑傲江湖,而最近,来势汹汹的破发潮让债基成为最受伤的机构。   普通股民一时也无所适从,中签的喜悦一下子变成了中弹的恐惧。  破发股这个群体,也被扣上了三高的帽子成为众矢之的,但新股三高并非最近才有,市场环境才是新股破发的导火索。  两成新股首日破发

从2009年7月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截至1月19日,两市共有469只个股上市,其中破发的个股达到176只,占比高达37.52%。  从破发的时间段看,有73只股票在上市7个交易日内出现破发,占比高达四成以上;其中有35只股票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占比约为两成。在这35只股票中,有17只股票是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上市的。新股发行频率增快,再加上市场环境逐步走弱,造成了这批股票集体引爆了破发潮。  在上市后8~30个交易日内,出现破发的股票有31只,占比约为17.61%。这段区间破发的多为大盘股,如农业银行、招商证券等。  在上市后第31~100个交易日内破发的股票有42只,占比超过两成。国元证券分析师康洪涛对记者表示,这类股票一般在上市的时候都遭到一番爆炒,之后逐渐步入估值回归的过程,震荡走低,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市场走势不好,破发的情况就发生了。  短期内不破发也不代表发行价就是完全合理的。据财汇数据统计,在这176只股票中,也有30只股票是在上市100个交易日以后才出现破发的,其中神开股份、中国建筑和星期六等更是在上市一年后仍出现破发。  熊市破发率高企  导致新股集体破发的第一位因素就是市场环境。康洪涛说,新股上市是遭遇爆炒还是冷遇,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在2007年的时候,新股三高的情况并非没有,但当时新股一上市就遭遇爆炒,就是因为当时市场气氛很狂热;而在一些阶段性熊市,包括当前市场环境下,市场对未来预期悲观,所有股票都在下跌,新股破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报统计发现,2009年7月以来,在大盘处于下行通道的时候,破发概率明显提高。  上证指数在去年11月上探3186点之后,经历了几次恐慌性下跌,当前跌幅已经超过14%,在这段期间内上市的新股亦难独善其身。  统计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A股市场共有87只股票上市,而在这个区间内,破发的股票就达到41只,其中有36只股票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发行,即这个区间新股破发率高达41.38%。同时,9只股票上市首日随即告破,1月18日当天更出现了一天内5只新股齐齐破发的局面,在其上市的前一交易日,上证指数暴跌超过3%。  无独有偶,在去年4月份至6月份的下跌行情中,A股破发率也明显偏高。统计显示,当时A股共有84只新股上市,而其间破发的股票就达到84只,其中有48只股票是在该时间段上市,破发率高达57.14%,其中还有12只股票在上市首日破发。  而在股市处于上升通道或者震荡市的时候,新股破发的概率则明显降低。  2010年7月份到10月份,大盘则经历了一轮大规模的反弹行情,反弹幅度达到24.20%。统计显示,在这段区间内,A股共有106只新股发行,但在同一区间内破发的股票只有30只,其中还有11只股票不是在该区间内发行,即破发率只有17.92%,首日破发的股票占比也不足8%。从2009年6月份到11月份的大行情中,上市的71只新股更是没有一只在该区间内出现破发。  而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的震荡行情中,上市的121只新股的破发率也仅有16.52%。  破发股本质:三高  市场环境是新股破发的诱发因素,而归根结底,破发的本质还是三高。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对本报记者说。  所谓的三高,指的正是新股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高超募比例。  自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PE出现明显高企。据数据统计,2006全年新股首发市盈率均值为24.25倍,2007年为29.67倍,2008年为26.75倍。而从2009年开始,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幅攀升,一下子冲高到53.33倍,2010年为59.33倍,而今年以来首发市盈率的均值更高达79.21倍。  定价这么高,新股一上市就失去了估值优势,压缩了二级市场利润空间,这才是引发新股破发的本质。张刚说。  同时,张刚指出,近期新股的高密集发行让市场流动性难以承受,也造成新股不受追捧的局面。

破发元凶揭底  司尔特破发!新都化工破发!亚太科技破发!5只新股上市当日全部破发!  本周5只新股相约1月18日上市,这原本是一个要发的日子,却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开盘全部破发,不少跌幅超过20%。  这是新股吗?市场哗然!  然而,投资者不得不承认,A股史上最惨烈的新股破发潮已经来了。  截至1月20日收盘,今年来上市的21只新股中已有14只破发,破发率高达66.67%。IPO新规后发行上市的64只新股,也有34只破发,破发率高达53.13%。  面对新股市场一片绿油油的场景,投资者不禁想问,是谁动了打新不败的奶酪?在市场、资金、询价等诸多因素中,谁才是引发这波最惨烈新股破发潮的罪魁祸首?  最惨烈破发潮  去年底,当齐峰股份、英飞拓率先破发时,谁也没有想到山洪会就此暴发。  今年以来,新股如同吃了泻药一般,轻则后市破发、股价微跌,重则开盘破发、股价暴跌。亚太科技、新都化工、风范股份、华锐风电、西泵股份、海立美达等跌幅超过10%的新股屡见不鲜。  打新者与机构纷纷割肉逃跑。  IPO新规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提高单个机构获配股份数量,扩大询价范围等。不难看出,监管层最终目的是要规范询价制度、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但是,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从去年11月末的涪陵榨菜到如今的风范股份,沪深两市已经发行上市了64只新股,其中34只破发。  在64只新股中,市盈率过百的新股到处都是,机构漫天报价的行为,并没有因IPO新规的发布而得到有效抑制。  高询价或为元凶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机构网下询价过程中,不少基金、券商都存在着高询价行为。本期周刊,记者将为投资者梳理出机构询价八宗最。  市场对新华信托的高询价习以为常,这家机构参与了44只新股询价,其中,对20只新股的报价远超平均水平。被其重点关注的对象不少逃不过破发的命运;南方基金、华泰证券、华林证券虽然高询价次数不多,但是被他们看中的新股似乎中了魔咒一般,多数破发,实在令人惊讶;作为国内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博时基金,其询价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维。  漫天要价最终还是付出了代价中小投资者网上打新损失惨重,而网下成功配售的机构同样面临巨大的浮亏。记者统计,无论是社保、基金,还是券商自营盘,不少在这轮破发潮中,蒙受过账面损失。  截至1月20日,今年网下成功中签获配新股的各路机构,累计账面浮亏已经达到1.33亿元。这其中,中小板新股破发最为惨重,机构在中小板新股的网下配售股份浮亏金额高达1.52亿元,而在创业板新股上则浮盈1929.26万元。  询价尚有漏洞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IPO新规虽然扩大了询价机构的范围,但这不能完全解决高询价的问题。  记者发现,在新规刚刚实施前期,中小板新股发行价并不高,比如涪陵榨菜、老板电器、天广消防都在25元以下。然而,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机构网下高询价行为,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机构询出的价格高得离谱。分析人士指出,机构高询价的原因,可能是预计到其他机构将采用比较谨慎、理性化的询价策略,故采用高询价策略挤掉竞争对手,以保证自己能够参与摇号配售。  业内人士提醒,一旦这种询价发行的策略被更多的机构掌握,那么网下询价自然将水涨船高。  日前,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破发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她因此呼吁,相关环节在新股发行上必须采取自律措施。  也许,只有找到更好的询价方式,让询价系统更加合理、完善,才能遏制住新股大面积破发的情形。

此信息共有3页[第1页][第2页][第3页]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质量好

影像测量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设备

上一篇: 证监会姚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隐私保护等是监管重点
下一篇: 证监会定义战略投资者伪战投方案将告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