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金经理被拒之门外

当基金经理被拒之门外

当基金经理被拒之门外 更新时间:2010-4-26 0:05:47 一日,某基金经理以一种愤怒的语气向记者讲述了其近期调研的经历。在一家新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他们在等了几个小时之后,得到的回答却是拒绝接受该基金公司的调研。大为费解的是他们辗转了解到被拒的原因,只不过是在该公司上市前新股询价中,他们报价相对较低,引发了公司管理层的不满,于是,在晾了他们几个小时后,才冷冷地请他们离开。  乍一听时,记者也颇为激动,毕竟,该公司的行为颇有挟私报复之嫌。但回头冷静一想,却又觉得此事实属平常。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或许在平常调研中习惯于“顺利”,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们的纷纷接待,好吃好喝地陪着,忽然遭受冷遇,确实会有些不“习惯”,尤其被拒的理由仅仅是那些在他们看来不过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站在普通投资者的角度去看,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你见过哪家上市公司高管隆重地接待过中小股东么?  在大部分的调研过程中,上市公司高管对基金经理是非常礼遇的,因为这些基金经理执掌的基金很有可能成为或者已经是该公司的重要股东,既然“重要”,那特殊礼遇似乎也理所应当。而对于这种调研形式的结果,双方往往都是心照不宣。因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是上市公司高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基金经理们透露了重要的经营信息,而这种信息基本上在公开资料中无法寻觅,得以为前来调研的基金经理们独享。在这些信息被泄露的背后,上市公司与基金经理们皆大欢喜:高管们看到了股价在基金大手笔买入下的飙升,而基金经理则为挖掘到了“价值投资股”而欢欣鼓舞。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调研不仅让基金经理与上市公司高管们形成了亲密的关系,而且也是基金业得以创造优秀业绩的法宝之一。通过这种形式的调研,基金经理们往往可以拿到一些独家的信息,可以在市场尚未察觉之前进行“潜伏”,从而在信息公开披露后获得较高利润;亦或者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合作,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变化,从而在二级市场上及时趋利避害。这个法宝,在以前被业内称之为基金业的“信息优势”。忽然间,基金经理们发现这种“信息优势”遭受了挑战,正如前文所述调研被拒,如何不令他们感到愤怒和惊慌?  不过,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是,尽管基金经理为“信息优势”遭遇挑战而抱怨,但随着基金执掌的数万亿资产在A股流通市值中占比逐年下降,基金在上市公司心目中的分量也确实在不断降低。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大小非流通后,上市公司的控制人自身也有二级市场股价管理需要,而且这些控制人随着全流通变得非常有钱,他们完全可以将以往基金的“信息优势”垄断为自己所有,一句话,大不了踢开基金自己玩。这也就是所谓近期被基金业屡屡提及的“与产业资本的博弈”。既然基金业作为资金的供给方的地位已经大为削弱,那调研被拒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  其实,对于基金这种调研形式的效果,记者也一直存在疑虑。试想,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呢,哪家上市公司高管会向基金经理们透露负面信息?而且在历史上我们也会经常发现,基金经常在大笔买入后发现自己“上当了”!当然,这种“上当”是否会激起基金的愤怒,却又另当别论了。

商业保险百科

智行理财网

信用卡积分

鼎鸿网

上一篇: 当城市插上会展经济翅膀
下一篇: 当当网招人盯防李国庆抢公章有经验者优先伯乐最高奖励2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