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被误读的“弯道超车”
新能源汽车:被误读的“弯道超车” 更新时间:2010-12-20 8:21:32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最需要开放性思维的领域。 首先是技术路线的开放性。无论是以混合动力起家的丰田、以氢动力著称的宝马、还是专注电动车的日产都没有“以偏概全”,除了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路径,也都在其他技术上投入颇大。 其次是研发方式的开放性。从今年的巴黎车展可以看出,各个跨国巨头发展新能源车都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联盟。有的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结成了电池研发伙伴,也有整车企业之间建立起开放的研发平台。 反观国内,不知何时开始,我们的新能源路径只剩下电动车,所有的资源都投给它、政策利好都偏向它;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内的新能源企业开始“闭门造车”,营造“小圈子”,打起“小算盘”。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几个央企串联起来搞的所谓“新能源车央企联盟”。表面上看是为了加速发展、“弯道超车”,是为了集合力量、避免各自为战,但“央企”联盟的身份准入制度已经决定了这个联盟是个封闭的“精英沙龙”。该联盟一出炉,就有不少企业和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上汽、吉利、奇瑞、比亚迪这样的“非央企”莫非也要自己成立一个“非央企联盟”?“央企联盟”的成立是为了聚拢力量还是为了聚拢利益? 新能源车从全球范围来看尚处在成长期,存在着很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时期最需要的是科学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最忌讳的是划框框、设前提。 从国内的各种乱象来看,“弯道超车”的虚幻梦想成了不少产业决定出台的前提。“央企联盟”是为了“弯道超车”,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新能源车规划层出不穷,各种政府职能机构、利益团体都试图在新能源车领域圈一块地、发出点自己的声音,他们声称的出发点也无一不是“弯道超车”。 姑且不论“弯道超车”是否合乎产业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至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质疑:打着“弯道超车”名义的许多行为,看起来都是朝着利益去的。并且,这个利益不是整个产业的利益,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圈子的利益。相关文章:交银施罗德:2011年看好大装备与大消费交银施罗德:2011年看好大装备与大消费潘喜中:中国想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潘喜中:中国想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潘喜中:中国想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人大官员称尽可能不增排量1.6至2.0机动车税负新能源汽车大热千亿中央财政助力明年看好两块大装备大消费汽车强国起步千亿中央财政助力“新能源”明年看好两块大装备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