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基建齐发力经济起跳有后劲
周一沪指大涨3%,周二继续上涨0.74%,似乎已经逐步摆脱外围市场的影响。上周末A股大跌时,本栏强调A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这是有内在原因的。
日前,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人民币资产已经成为全球避险资产的选项之一。投资者也应注意到,最近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反而成为“逆行者”,人民币不断升值成为全球稳健的货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全球流动性对人民币资产的态度,而目前最能直观反映人民币资产价格的就是A股。为什么大摩会将中国列为资金避险地,原因除了疫情得到控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潜力。
当多个国家还在为抗疫而奋斗时,中国已经提出了抗疫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的策略,而且正在快速付诸实施。目前是新老基建齐发力,试问全世界有几个国家有这样的魄力。
春节前后,四川、河南、福建、云南、重庆、陕西和河北等七省市先后公布了总额高达25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而且这些重点项目不再是以前的“铁公基”等传统基建项目,而是涵盖了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从这些投资计划来看,虽然不会在2020年全部投入,但今年也有3.5万亿左右的投入。最关键的是,上述省市还不算是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基建项目也许不会太多,但后续的重点项目投资也会陆续展开,而且可能以新基建为主。比如浙江已经明确表示将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未来将重点推进两百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2万亿,2020年计划投资约3000亿。
市场最关注的,还是除了“铁公基”之外的新基建,“铁公基”是保底,而新基建则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市场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新基建包括以下几大方向:5G基建及应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光伏发电与特高压、北斗卫星导航、工业互联网和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等,每一个都能带出万亿级的产业链,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希望所在。
疫情对于经济会造成短暂冲击,但不必盲目悲观,要顺势转“危”为“机”,抓住机会从“黄金坑”起跳,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后劲和空间是巨大的。要知道,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即便出口受到一定限制,但国内市场各种需求依旧旺盛,这就是新老基建共同作用发挥效力的地方。此外,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另一个角度看,疫情反而促进了这个转型拐点的加速形成,它将促使新基建破釜沉舟地展开,为什么5G、工业互联网等要加速发展,就是要引领经济新动力逐渐诞生。
此外,我们还必须关注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剂作用。目前A股日成交持续突破万亿,有流动性就有活力,资本自己会去发现价格,促使社会资源再分配。万亿成交逐步推升出来的牛市,可以在发展中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实体经济融资问题,市场有活力有承接力,融资将变得不再困难。社会流动性通过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去,反哺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这是时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