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悟”了:70岁以后不会去戈壁滩种庄稼了
“别人怎么评价的我不知道,但我不会对自己做评价,我也不给自己打分,那是别人的事。我不会这样。”
2020年11月19日, 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届年会的第二天上午,听到《华夏时报》记者“2007年您当选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二任会长,您给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打几分?”这个问题时,靠在采访间沙发一角的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微微蹙眉,表情严肃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出了上述这番话。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当天,王石身穿亚布力论坛理事统一配发的红色开襟毛衣,内着黑色高领T恤,深色裤子,身材瘦削紧实,清爽干练。采访中,他总是在静默中沉吟几秒后,才会给出答案。
2017年从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退休后,王石更加专情于丰富多元的公益慈善事业――推广户外水上运动,为WWF代言,推介垃圾分类和环保再生利用,积极推动企业家群体对公益的关注和参与。他笑言:“退休后一干重担悉数卸下,没有了额外的负累和限制,做公益自然更专注。”
2019年初,王石发起并动员一批企业家、专家、名人创办了致力于成为中国乡村创业创新加速器的西安市乡村发展慈善公益基金会。他认为,当下中国城市与农村必须均衡发展,而要落实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农村的创业创新至关重要。
“你会去农村基层一线考察调研吗?”王石眉毛一扬,反问记者:“什么叫”会去“?这几年我就一直在农村调研!”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王石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他在深圳发起登山健身运动,鼓励市民积极乐观地面对疫情;他带领创办不到一年的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会对40多个国家展开捐赠,更率领万科全体员工向清华教育基金会捐赠市值53亿元的万科股票,用于共建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王石坦言,虽然参与公益愈加深入,但并无满足感,因为他始终明白:做公益不是急功近利之事,没有那么快,也不会那么称心如意。“很多时候,公益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惊天动地,可能大多都是很平常、很接地气的事情,谈不上所谓‘高大上’。”王石说。
王石对公益有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谈及当下商业界与公益界皆十分热衷的“公益创投”,王石认为,公益创投应包括两种形态,即由纯粹的公益项目衍生出来的社会创新项目以及社会企业。在他看来,好的公益创投项目不仅操作性强,效益良好,且一定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企业可以盈利,但利润一定是循环投入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他说公益创新不但要做,还要让更多公众了解,因为公益的社会启蒙需要长期的宣传和示范,绝非朝夕之间可以完成。
说起当前公益行业整体专业水平偏低,专业人才的吸纳因此成为难题,王石直言,目前相关法规就“公益组织行政管理费用不能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的规定的确让不少公益组织陷入发展困境,“公益行业也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不能因为从事了公益事业而令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下降,这也并不符合职业发展规律。”与此同时,王石也认为该问题的重要性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深化不断提升认知,继而推动相关改革。
近年来,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企业家做好自己的企业就是最大的公益,王石对此不大认同――“如果说企业家把企业做好,按章纳税,提供产品、创造利润就是‘公益’,这种认知有些过于狭隘了。企业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拿出一定资金和资源投入公益慈善,产生的社会效应与单纯做好企业是两个概念。”他说。
本届亚布力论坛以“开放中创新,改革中转型”为主题,王石的演讲题目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不是他今年以来第一次用这个题目发表演讲。王石说,自己理解的“命”并非简单的“宿命”或“命数”,而是人们在后天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又如何去承受和接纳自己的选择导致的某种结果。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遇到困难和波折时,若能积极面对、勇于克服,这种看上去难以改变的“命数”其实完全有可能重新书写。
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他对公益的执着。王石说:“公益的范围非常广阔。一个独立知识分子需要对自己负责,像我这样的企业家,更多的是对群体负责。若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足矣。”
访谈
命运缘于选择结果亦基于选择
《华夏时报》:你最近的演讲“我命由我不由天”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通常大多数人会把“命”解读为“命数和运气”,可能对你来说这属于一种“误读”,其实你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王石:从某种角度来讲,所谓“命”,从医学层面的神经科学、脑科学等领域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就是说,人类进化到今天,你是男性或女性、性格暴躁还是安静温顺,或者有什么特别的偏好,实际上很多都是先天已经自然形成的。除此之外,你会发现很多人是在后天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思维、语言、文字和文明体系,这些后天的事情可以由你自己来决定。
就我观察,其实很多东西都属于你自己的平衡和把握,你的选择也基于你自己的决定。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经10个多月了,我的一些做法和别人很不一样。很多人因为疫情导致的交通不便取消了原出行计划,选择老老实实困守在原地,但我并没有因疫情而取消原计划,该做什么依旧照做。虽然中间也因为往返国外先后被隔离四次,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是在隔离中度过,但这中间依然有8个月让我去了想去的地方,这就够了。回过头来你会发现,很多人因为怕被隔离而困住了自己的手脚,甚至有人直到现在还属于程度较深的心理隔离,这种阴影恐怕很久都不能消弭。
当然,我并非不怕感染,但我们要崇尚科学防护。比如公共场合戴口罩和手套 、勤洗手、勤消毒等基本防护措施须做好,感染几率自然会降低很多。当疫情逐渐成为现实常态,你要如何与它相处,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强调面对生活各种问题,主要在于你自己如何决定和选择,然后坦然接纳和承受自己的选择,由此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新冠疫情凸显互联网传播惊人能量
《华夏时报》:新冠疫情发生至今,公益方面你参与了哪些工作?
王石:3年前我退休的时候开始推动户外水上运动。2017年到2019年,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建了7个水上运动俱乐部,疫情发生到现在增加到了14个,是前两年半的总和,预计明年推动速度会更快,因为疫情使大家更认识到了到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
抗疫方面,中国从最初的被支持被援助国家转变为现在的对外援助国,比如提供各种防控物资和核酸检测设备、建立科学实验室等一系列动作已开始显现成效。我参与创建的深圳猛犸公益基金会在此次抗疫中就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这家基金会是专门从事人类基因科学的基金会,又有华大集团做科技、设备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所以完全胜任。
再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乡村发展慈善公益基金会在疫情期间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以前我们是线下到大学开展科普教育,新冠疫情暴发后不得不开展网上直播,疫情之前做了三讲,疫情之后一下子发展成为四十六讲,令人欣慰的是,其影响力、传播量也要比线下大得多,而且同样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和蔚蓝地图联手做疫情信息图,最早只是针对国内疫情,随着疫情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蔓延,又开始着手全球疫情的信息发布。目前来看,工作成效还是不错的。
《华夏时报》:这次疫情似乎让你充分感受了互联网传播的强大?
王石:毋庸置疑,现在微信、微博、网站、抖音、B站或者喜马拉雅等这些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已经非常多元,传播手段也非常丰富,这些现代通讯工具我们不仅要会用,而且要用好。所以,疫情发生后我总结了三个词:破圈、交圈、网络传播。
“破圈”,就是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你要借此突破自身原有的路径依赖,开拓新的发展渠道,否则可能就会错失良机;“交圈”就是原来不相关、不交叉的业务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行业界限渐趋弱化且彼此产生交集融合。在这种变化面前,我们唯有接纳和拥抱,抗拒无用;最后,网络传播无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基本可以概括疫情之后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变化。
人生无法重来把握当下美好
《华夏时报》:你曾经说过70岁以后要去戈壁滩种庄稼,这话是玩笑还是当真?
王石:这话我说过,但也是基于当时语境下的一种假定。须知多年来我国一直有18亿亩土地红线的说法,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远远不够,粮食安全该如何保证?那时候也确实想过70岁之后去戈壁滩开拓土地资源,但其实在三年前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虽然我们人多地少,但现在已经是全球一体化,实际上中国的粮食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国际交换解决,并非一定全靠自己。就算你一定要去戈壁滩种庄稼,由此产生的价值成本和国际交流相比显然不划算,而且现在不要说我们到戈壁滩去种庄稼,当下有些地方的良田也属于抛荒状态。所以,我觉得目前更多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将中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开发利用,比如引进国外高科技的土地滴灌技术,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推广到陕甘宁青这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去,带动和提升当地农业种植技术,这是可行的。
《华夏时报》:很多网友都想知道: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王石是否还会沿着当年的轨迹走过?行至今日,有什么特别的遗憾吗?
王石:首先,人生没有再走一遍的路,真要再走一遍,我会觉得无所适从。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仿佛一张白纸,从懵懂无知到产生好奇,再到慢慢了解社会,最后走到一定程度萌生想法和野心,实现自我发展,这个过程始终是挫折与苦恼相伴相随,最后形成自己的人生格局和发展路径。
再者,假如人生可以重来,给你机会满足曾经的欠缺和遗憾,你就真的能保证再来一遍就绝不会留下任何遗憾了吗?要知道人可是很贪婪的,如此一来,你可能还想要再来第二遍、第三遍……
人生行至今日,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很美好,内心充满了感恩,对未来依然充满了期许和探寻,从细微之处体察到自己愈加向好的变化,这就很不容易了。我的助理今天也在,她的体会可能比较深刻。退休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很急躁,非常容易发脾气。大约一个月前的某一天,在某一个场合,我说我以后我不再发脾气了。
《华夏时报》:能做到吗?
王石:什么叫“能做到吗”?很自然的就能做到。当然,还有进步空间。
《华夏时报》:什么东西让你一下子就“悟”了呢?
王石:那是因为你到了人生这个年龄阶段了,慢慢就平和了。也许25年前你什么事都动辄着急,遇到任何问题都是希望一下子就能处理好,节奏快,要求高,甚至有点苛刻,所以那个时候有人叫我“王老虎”嘛!我现在觉得发脾气不好,其实不发脾气也一样能解决问题。
《华夏时报》:你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奋斗偶像,你自己的人生中有什么榜样人物吗?
王石:我觉得,现在我更多应该是一些年轻人的父母的榜样。什么意思呢?因为他们也将要进入我这个年龄,应该怎么准备?怎么过?也许我的某些东西可以让他们有所借鉴。至于年轻人层面,反而我是倒过来的,无论是过去的80后,现在的90后95后以及2000后,因为他们从小是在市场经济长大的,是在互联网包围的环境里走过来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对未来的感悟和认知,尤其他们对现代互联网工具的掌握,以及对未来趋势的这种把握,我更愿意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思考借鉴。我希望不是我要告诉他们什么,而是他们告诉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些什么,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应如何对待新青年、新思潮、新趋势,而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http://www.jingxigui.com/n/80421.html